|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9-26 21:25: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26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黑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A、B、C三个城市的各月份平均气温(℃)和降水(mm)统计表
 (1)对比a、b两河流图示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6分) (2)说出图中A、C两城市降水特征的异同点,并简要分析原因。(8分) 材料三? 2014年1月17日中国铁建总承包建设的AB两城市之间的高速铁路二期主体工程宣告完工,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全线正式通车运营。 (3)在AB两城市之间修建高速铁路需要克服哪些自然障碍?(6分) (4)我国上海某羊毛衫生产厂产品大量出口欧洲,近期计划到B所在国家投资建厂,试分析其有利条件。(6分)
参考答案: (1)a河段径流量大于b河段;a河段径流量全年较稳定,b河段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春季径流量最大);a河段流速小于b河段(每点2分,共6分) (2)相同点: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1分)原因: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2分)?不同点:C城市年降水量大于A城市(1分)原因:C城市受西风影响时间较长,且位于山地迎风坡(4分)(分析A城市也行) (3)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需穿越海峡(每点2分,共6分) (4)B国畜牧业发达,盛产羊毛,原料丰富;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廉;距离欧洲市场近(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等不得分);三面环海、海运便利(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本题解析: (1)对比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径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流速、含沙量等方面进行。结合两河流所处地区的气候、流经地区的地形地势、植被等状况即可得出。a河流的气候A与b河流的气候B相比,A降水总量大于B,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小于B;a河流所在地区地势落差小于b河流所在地区,得出两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差异:a河段径流量大于b河段;a河段径流量全年较稳定,b河段径流量季节变化大;a河段流速小于b河段。 (2)降水特征分析主要从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变化等方面。黑海沿岸都形成了地中海气候(从A、C两地的气候这里可以得出),即A、C两地都是冬季多雨的,但差异明显,C城市年降水量大于A城市。地中海气候冬季的多雨的主要的原因为受西风带影响,受地形影响,C地位于迎风坡,且西风经过黑海,带来更多的水汽,所以C地降水量多于A地。 (3)交通线修建需克服的自然障碍主要考虑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建设条件等。该线路在地中海、黑海附近,位于板块交界附近,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质灾害多发;该线路必须要穿越土耳其海峡,建设难度和成本增大。 (4)羊毛衫生产首先需要大量的原料,其次考虑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等因素。B国畜牧业发达,盛产羊毛,原料丰富;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廉;距离欧洲市场近;三面环海、海运交通便利等都是其有利的建厂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5—32反映某假想区域产业的现状和规划的未来情景。在科教投入加大、人的创造力提高、电脑网络不断完善、知识交流日益通畅等条件下,政府的服务职能强化,企业之间及其与科教机构之间联系加强,工业经济将向知识经济转化。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图5—32 (1)将区域的现状和未来相比(?) A.知识流动的速度大体相近 B.技术融合的程度大体相仿 C.产业部门大体对应升级 D.对外开放的程度大体相同
| (2)①从现状到未来,劳动人口职业转化的主要趋势是向?转化。 ②未来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最主要的是?。 ③大众服装加工业和计算机装配业在未来区域中消失了,因为这些产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需要向?的地方转移。
参考答案:(1)C (2)服务业(或专业中介服务和其他社区服务业)?知识或智慧?劳动力?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本题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区域内产业现状与未来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由此引发的劳动人口职业变化和知识流动渠道的变化。解(1)题时,可根据题干文字提供的信息,用选优和排异的方法选出C项正确,而A、B、D不是相近就是相仿,不符合未来规划要求;解答(2)题时先找到现状到未来劳动人口职业流动方向最集中的部门是中介服务和其他社区服务。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工业基地示意图,回答17~18题。
 小题1:该工业基地是 A.京津唐工业基地 B.辽中南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沪宁杭工业基地
|
小题2:该工业基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主要得益于
A.交通便利
B.资源丰富
C.政策扶持
D.市场广阔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地理位置。根据图示该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是煤铁资源丰富,位于渤海北侧,属于辽中南工业基地。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复兴主要由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影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回答下题。

关于四地所在工业区的正确说法是
A.图中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最突出的石化基地是②
B.①地工业区重点发展钢铁、石化、海洋化学、高档轻纺等工业
C.国内经济腹地狭小③地工业区发展的限制因素
D.④地工业区电子等新兴工业和轻工业实力雄厚,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工业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读图,图中①位于东北地区,②地位于华北地区,两地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②、③、④三地分别是我国的京津唐、辽中南地区、沪宁杭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所以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②。A对。①地不临海,不适宜发展海洋化学工业,B错。③地国内腹地广阔,不是狭小,C错。④地是我国的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最大的工业区是沪宁杭地区,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假设每生产1吨钢要消耗1.5吨煤炭和2吨铁矿石,每吨煤炭、铁矿石和钢材的运费相同,乙地为钢铁消费市场,图7中数值表示两地距离(单位:千米)。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只考虑运输费用,钢铁厂最适合建在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小题2:上题布局的钢铁厂属于
A.市场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能源指向型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钢铁工业的区位因素。
小题1:材料反映生产1吨钢需要1.5吨的煤炭和2吨的铁矿,出于降低运费的考虑,则尽量少运运量最大的铁矿,故钢铁厂应接近铁矿产地,即甲地。
小题2:铁矿石为钢铁工业的原料,故该钢铁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