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八)
A.狂欢节是当地的文化特色 B.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C.常见圆顶尖塔的清真寺 D.种族以黑色人种为主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已知的经纬度,一条大河(非洲的尼罗河),该地所在国家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确定该国为埃及,埃及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大部分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属于全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
小题2:埃及属于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盛行,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传统建筑。埃及主要是阿位伯人,属于白色人种。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狂欢节是基督教的传统节日,欧洲和南美洲基督教徒比较多,都庆祝狂欢节。
小题3:尼罗河流经的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植被比较差,河流的含沙量应较大;尼罗河有两大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青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因此尼罗河水量季节变化大;尼罗河沿岸地区热量条件好,又有尼罗河水作为灌溉水源,适宜棉花生长,埃及是世界上长绒棉产量最大的国家。凌汛是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尼罗河纬度低,水温高,河流不结冰,也就不可能产生凌汛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下面试题。
小题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小题2: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A
本题解析:
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右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小题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
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地盐碱化
D.洪涝灾害
小题3: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
的重要性包括( )
①欧亚大陆桥西端
②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位于西欧,由于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终年温和多雨,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乙位于中亚,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故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水资源是该地区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条件。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乙地区位于干旱地区,若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旺盛,则导致土地盐碱化。
小题3:甲国的世界最大的港口为鹿特丹,位于第二亚欧大陆桥的西侧;且位于莱茵河入海口,河运联系海运,交通便利,故促进了其港口的不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世界区域地理概况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等内容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本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国发展经济的合理措施有?(? )
A.利用海峡位置,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
B.利用湿热的气候资源,发展水稻种植业
C.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D.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发展石油出口业
小题2:图中乙所在地不属于?(? )
A.美洲板块
B.北美洲
C.南美洲
D.拉丁美洲
小题3:某船从甲国附近海峡经过时正好是北京时间12时,此时乙国区时大约为
A.23时
B.12时
C.6时
D.18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和轮廓及文字提示,可以确认甲是新加坡。新加坡靠近马六甲海峡的有利
位臵和丰富的劳动力,是其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A对。但它缺乏大量的土地、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C,D错
小题2:乙地位于巴拿马运河的西部,属于北美洲。
小题3:甲国此时为11时,位于东七区,乙国位于西五区,时间相差12小时,乙国区时大约23时。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环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