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4分)下图表示某地2013年5月15日14:00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5月14日夜间至15日,甲地出现降雪.降雨.大风天气。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6分)
(2)图示时刻,甲.乙两地气温较低的是 ,简述成因。(8分)
参考答案:
(1)东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3分)西部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3分)
(2)甲(2分)甲地受冷锋影响,形成强降水,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3分)乙地受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乙比甲地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3分)
本题解析:
(1)读图等压线可知,东部乙地气压高于1020pa,高压为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西部气压低于990pa,中心为低压,等压线稠密,气压梯度力大。
(2)甲地受冷锋影响,形成强降水,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乙地受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乙比甲地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考点:等压线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单位:毫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比较说明图中 C 、 D 两地区地质活动和地形特征的异同点。(4分)
(2)图中E河及支流冲积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简述其土地资源优势;现在为什么又要停止开发其荒地并且加以保护?(6分)
参考答案:
(1)地质活动相同:C、D两地区均位于板块碰撞地带(或均为板块消亡边界),(1分)地质活动(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l分)地形特征不同:C 地形成岛弧一海沟;(1分) D 地形成海岸山脉。(1分)
(2)该平原为我国的“三江平原”,其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土地资源优势是:耕地面积大;(1分)土壤肥沃;(1分);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1分)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区,重要的湿地资源;(1分)湿地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重要意义;(1分)多年来对三江平原的开垦,使得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生物种类减少。(1分)
本题解析:
(1)图示CD两地都位于板块边界,故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但受板块运动而形成的地形特征不同,C处受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而形成海沟与岛弧;而D处则形成海沟与海岸山脉。
(2)图示E处位于我国的三江平原,其土地资源的优势主要从土地面积、人均耕地、地形和土壤肥沃等方面分析,而停止围垦三江平原的沼泽地,主要是为了保护湿地,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的角度分析。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农业区位因素、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上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1.图(a)中2.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①比②风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
D.②比④气温高
E.上午
F.下午
G.傍晚
H.夜间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①比②等压线稀疏,风力要小于②,A错;①位于高压中心附近,天气晴朗,③位于低气压中心附近,可能出现阴雨天气,B正确;②气压在1015-1020,③气压小于1005,C错;②在冷锋后,为冷气团控制,④在冷锋前,为暖气团控制,D错。
2.8-10间该地吹西风,风力2级,12点后风向为偏北风,风力加大为6级,可判断锋面通过④地的时间大约是在10-12点间,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读大气环流变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季节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2)气流相对上升的是 _____ 气压带和 _____ 气压带(填气压带名称),天气特点是 。气流相对下沉的是 _____ 气压带和 _____ 气压带(填气压带名称),天气特点是 。常年盛行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
参考答案:
(1)冬 (2) 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2)
(2)赤道低(2) 副极地低(2) 多阴雨天气(2) 副热带高(2) 极地高(2) 多晴朗天气(2)
温带海洋性气候(2) 全年温和湿润(全年温和,降水季节分配均匀)(2)
本题解析:
(1)此时赤道附近气流上升的地方位于赤道以南,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为北半球冬季。
(2)图中0°附近受热多、气流上升,60°附近冷暖气流交汇、暖气流上升,这两地分别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易形成阴雨天气。30°附近气流下沉,90°附近受热少、气流冷却下沉,这两地分别形成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气流下沉过程中,气温逐渐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多晴朗天气。C位于中纬度地区,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大陆西岸地区受其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考点:气压带和风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拉萨河谷宽坦,平均海拔为3600米,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却高于北京3-4℃,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北京10-11℃,因而气候更加冷暖宜人。拉萨河谷的大气含氧量约为海平面的65%,外来人员总因高原缺氧而产生心理畏惧。拉萨河水资源为105亿立方米,浇灌着河谷26万亩良田沃土,粮食年产量超过9万吨,农区的人均占有粮883公斤,是西藏三大粮仓之一。
材料二 据了解,从2013至2022年,拉萨市将在拉萨河谷规划用10年时间造林绿化河谷及两岸山体,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材料三 拉萨河谷位置(如下图所示)
(1)分析拉萨的气候与北京比更加冷暖宜人原因。(10分)
(2)指出拉萨河谷造林绿化项目的环境意义。(8分)
(3)有人提出将拉萨打造成避暑的旅游城市,也有网友对此表示吐槽。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从自然条件上说明网友吐槽的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冬季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且昼长长,太阳辐射量大(4分);谷地地形封闭,不利于散热(有利于保温)(2分);地势高,不受冬季风影响(2分),气温较北京高。夏季,因地势高而气温较北京低(2分)。
(2)增加空气湿度(2分);增加大气中氧气含量(2分);调节气候(2分);稳定拉萨河的径流(2分);稳定拉萨河谷农业生产的环境(2分);美化拉萨市的环境(2分)等等(共8分)
(3)理由:(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不足(缺氧)(2分);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烈(2分);气温日较差大(2分)。(共6分)
本题解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海陆位置和季风等,拉萨冬季比北京气温高,主要因地形和纬度影响,拉萨海拔高,阻挡冬季风入侵,加之纬度低,白昼时间比北京长;夏季气温比北京低,主要因地形影响。
结合亚马孙热带雨林所具有的环境效益分析,森林具有调节气候、调节径流、保持水土、增加湿度、美化环境、消除污染等功效。
结合西藏因海拔高而出现的自然特征分析,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空气稀薄,易出现缺氧现象,晴天多,光照充足,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且天气易变不适宜打造避暑旅游。
考点:西藏地形对气候影响;森林具有的生态环境效益;西藏自然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