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地貌形态是由于河流侵蚀作用导致的是
A.瀑布、峡谷
B.山麓冲击扇
C.三角洲
D.戈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山麓冲击扇、三角洲是河流堆积地貌,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读图完成问题

甲图中AB段河流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水位A处低于B处
D.B处河水流速快于A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由丙图可知,B处水位变化比A处平缓,应是受湖泊调节作用的结果,故A处于湖泊上游河段,河流由A流向B,即由西北流向东南。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图”,回答下题。
 1.图示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2.该图所示区域,海陆气温有明显的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图示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2.该图所示区域,海陆气温有明显的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E.此时海陆之间近地面吹陆风
F.此时海陆之间近地面吹海风
G.陆地气温相对较高,为高压区
H.海上气温相对较低,为低压区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重力能等,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它将高山削平,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①和④属于地壳运动产生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2.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3.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
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2.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3.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
E.1月
F.3月
G.7月
H.10月
I.甲地
G.乙地
丙地
丁地
 
	参考答案:1. B
2. C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河流出形成的侵蚀地貌主要有瀑布、峡谷、河谷,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冲积扇(出山口)、冲积平原(中下游)、三角洲(入海口)。P处为河流出山口,应为冲积扇,B对,C错。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中水时出露的滩地。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A错。侵蚀不会形成平原(平原一般为沉积作用形成),D错。
2.该地区位于大陆西岸,基带(山麓地区自然带)为常绿林,说明该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气候分布在300-400NS大陆西岸,可知该地区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河流水量大时携带泥沙量大,出山口处沉积作用明显,南半球7月冬季,C对。
3.甲处明显地势不平,A错;乙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势平坦,离河谷近取水方便,B错;丙地在河流下游易受洪涝灾害,C错;丁地位于岛屿中,离河流太远,取水不便(海水不是水资源),D错。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地貌、气候与自然带分布、聚落选址与等高线图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我国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1.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2.黄土高原的农业生产多采用梯田的耕作形式,其目的是为了3.黄土高原基本上属于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堆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E.减轻流水侵蚀作用
F.增加地表径流量
G.减轻风力侵蚀作用
H.便于机械化生产
I.中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
G.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区
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
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区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黄土高原表面覆盖着厚厚的黄土,被称为风吹来的高原,所以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流水侵蚀作用强。黄土高原的农业生产多采用梯田的耕作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减轻水土流失。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黄土高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暖温带,为北方地区,主要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