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正午物体日影长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C.物体日影的长短变化幅度在一年中最小 D.昼长与夜长的差值最小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北京时间18:30时,甲地(90°W,40°S)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由此可以计算出90°W的地方时=18:30-两地时区差14 =4:30,可以计算出甲地的昼长=2*(12-4:30)=15小时。甲地与北京纬度相同,分处不同的半球,故甲地昼长=北京的夜长=15小时。选D正确。
【小题2】由上题计算出南半球昼长大于12小时,故太阳此时直射南半球,甲地昼长夜短,D错;正午时的日影一年中是小值,A错;太阳东南升,B正确;南半球物体的日影的长短变化在一年中最大,C错;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有关太阳外部圈层与其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3年12月2日1时48分(北京时间), 我国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飞越在甲地(0°,178°E)上空时,火箭和探测器实现成功分离。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器箭分离时( )
A.“嫦娥三号”探测器飞越在亚洲上空
B.甲地的区时为2日5时48分
C.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D.开普敦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小题2】图中能反映此日后20天时全球昼夜长短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甲地经纬度可以判断其位于大洋洲;器箭分离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2日1:48,甲地位于东十二区,其区时比东八区早4小时,因此甲地区时为2日5:48;此时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至1月初为最快;开普敦正午太阳高度角从12月22日到6月22之间逐渐变小,此时正在变大。
【小题2】次日后20天是冬至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赤道上昼夜等长。因此,D正确。
考点: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纬度相当,但年平均气温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④
D.⑤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图中数字①代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代表太阳辐射,③代表地面辐射,④代表大气逆辐射,⑤代表大气辐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强,所以与①有关,A对。B、C、D错。
小题2: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也有保温作用,四川盆地云雾多,大气保温作用强,热量散失少,所以温度高。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差,所以温度低。结合前面分析,④代表大气逆辐射,C对。A、B、D错。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时昼半球状况。该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一架飞机从①地起飞,10小时后到达④地。到达时④地的区时为( )
A.18∶00
B.22∶00
C.21∶40
D.22∶20
【小题2】若不考虑天气的影响,此时下列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该月,下列四地中日照时数最长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小题4】该月,下列四地中沿岸洋流对其增温最明显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图示为昼半球,④地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间,是正午12点。图中显示,该地经度是40°W,所以该地使用西三区的区时,即45°W经线的时间,此时区时是11:40。根据图中经度判断,经度差是20°,所以①地经度为100°W,起飞10小时后到达,④地也经过了10小时,所以区时是21:40,C对。
【小题2】图示昼半球是以直射点为圆心的大圆,离圆心越远,离大圆越近,即离晨昏线越近的点,太阳高度就越小,影子越长。读图,此时下列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距离直射点最远,离晨昏线最近的点。四地中①离晨昏线最近,A对。
【小题3】图示为昼半球状况,北极是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根据图中纬度,判断直射点约在20°N附近,该月直射点一直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的点,白昼时间越长,④、⑤位于南半球,白昼时间短,C、D错。②、③纬度相同,昼长相同,但②地位于季风性气候区,夏季多雨,阴天多,日照时数较少,A错。③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晴天多,日照时数较多,所以日照时数是最长,B对。
【小题4】读图,②地、③地是夏季,暖流增温不明显,A、B错。④地是冬季,巴西暖流增温明显,C对。⑤地沿岸是寒流,没有增温,D错。
考点:时间计算,日影长度变化的规律,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人地关系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