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A.45天 B.60天 C.120天 D.135天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3月21日全球各地昼夜等分,日出时间为当地6:00,3月21日,乙地北京时间5:00日出,而当地时间为6:00,说明乙地位于北京偏东,应为135°E;同理可推出甲为157.5°E,甲在乙的东方;12月22日乙的日出时间早于甲,说明甲在乙地的北方,综上判断,甲地在乙地的东北方向。,所以选C项。
【小题2】从3月21 到b段,甲地日出时间早于乙地,说明甲地昼长大于乙地,时间大约45天,故选A项正确。
考点:根据日出时间判断地理方位;两地昼长时间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京时间2009年5月8日,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报道,太阳最近出现新的黑子活动,它可能预示着人们期待已久的下一轮太阳活动周期从2012年开始。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由此可推断再下一轮太阳活动将始于
A.2020年
B.2023年
C.2026年
D.2029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2012年再过11年,大约为2023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12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处地区可能正确的是( )
A.甲位于中国
B.乙位于加拿大
C.丙位于美国
D.丁地位于俄罗斯
【小题2】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昼夜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D
本题解析:
【小题1】地方时18:00日落表示昼夜等长,18:00以前日落表示昼短夜长,18:00以后日落表示昼长夜短。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则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南半球,丙地位于赤道,丁地位于北半球,所以只有丁地符合题意。
【小题2】此题关键是明白日照时数与昼长的区别,日照时数是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间,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比乙地日落晚,所以甲地比乙地昼长;昼夜长短与纬度位置有关,而甲地纬度高于乙地,日照时数且少于乙地;日照时数与海陆位置关系不大;甲地比乙地昼长而日照时数小,最可能的原因是天气状况差,甲地阴雨天气导致日照时数明显少于昼长时间。
考点:日照长短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人地关系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