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结合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l2、图l3为我国两大地形区图。
材料二:图l4为吐鲁番与重庆市气候统计图
材料三:图l3所示区域为长江中上游地区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但耕地面积却有所减少。
材料四:图l2、图l3地形区所在省区均为我国能源生产和输出大省区。以图l3中B省为起点的天然气东输工程是继西气东输工程之后我国的又一项宏伟工程。该工程投产后,每年向上海供应19亿立方米天然气,替代原煤300多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3.6万吨。线路从起点经重庆、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后到达上海。该省区也是西电东送的主要供应地。
(1)比较甲、乙两地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吐鲁番与重庆市均为我国夏季的高温中心。试判断7月份气温更高的地点,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13所示区域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图l2中A省区比较,分析图l3中B省能源生产和输出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甲:风力作用,风力堆积地貌(沙丘)。乙:流水作用,流水侵蚀地貌(河谷)。
(2)吐鲁番气温更高。原因:吐鲁番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与四川盆地比较)吐鲁番盆地地势更低、更封闭,夏季不易散热;地表植被覆盖率低,荒漠广布,白天气温升得快。
(3)原因: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工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等用地规模扩大);土地退化或弃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区域生态退耕(还林还草)。
(4)生产条件:天然气资源和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天然气开发条件优越;经济技术力量较雄厚。(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输出条件:距离东部市场近,线路短,工程建设投资少。沿线所经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是
①.东临黄海和东海? ②.30°N从中部穿过? ③.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的南端? ④.中部有125°E穿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长江三角洲位于30°N以北,120°E从中部穿过,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的中部。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
? 唐代诗人岑参曾以"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诗句来形容新疆风大。其中兰新铁路沿线从红旗坎一吐鲁番一了墩段被称为"百里风区"。2006年4月9日,从乌鲁木齐开往北京的T70次列车途经吐鲁番时,遭遇强沙尘暴,列车迎风的车窗玻璃大多被狂风卷起的碎石击碎。简述"百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提示:从地形、气压变化、地面植被等方面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冬春季节天山南北温差大,气压变化剧烈,故大风频繁。②该地地处天山断层陷落带的山口位置,当冷空气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时,受山口地形的影响(或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速加快,风力强劲。③"百里风区"戈壁平坦,植被稀少,缺乏风力屏障,故风速较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右图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对新疆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江苏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地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我国部分地区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名:a是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资源分布、市场消费、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是_________________省,该省最主要的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试分析“西电东送”对该省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轮南;上海
(2)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消费量少。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能源相对贫乏,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3)山西;煤炭
(4)通过煤电转换,增加煤炭附加值,提高了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输电的成本较低,通过压缩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由输煤变输电,缓解了交通压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