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3)北京地区昼长大于夜长的时段位于乙图中的 时段。(2分) (4)描述地球从④处运行到①处北京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2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右图为某地5~7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可知,夏至日(6月22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最大值,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不断减小。而从图分析6月初,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而后,不断减小,再6月底,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故判断只有在北半球热带地区才有这变化规律。故选C。
【小题2】据上题,该地在北半球热带,一年又两次直射,且直射时为90°,排除A、C;b为在夏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此时0°为66°34′,排除B。图中分析,a=90°,b=90-(23°26′-该地纬度),两者差即为两地的纬度差(23°26′-该地纬度),故选D。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右图为“不同纬度一年中昼长变化折线图”,a、b、c 为三个不同纬度上所做出的折线,①②③④为不同的日期, 读图判断下列小题。
【小题1】在a纬度附近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经常可以看到极光
B.一年中有半年极昼
C.每天夜晚均能用北极星确定方位
D.终年高温多雨
【小题2】如果b地在北半球,则在③日期前后( )
A.北京地区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B.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C.黄河和叶尼塞河同时出现凌汛
D.此日过后大连的昼小于夜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昼长折线变化可知,a、b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应位于高纬度地区,可看到极光现象,但纬度高,气温低,A正确,D错误;因有极昼出现不可能每天看见北极星,C错;a、b不一定在极点,不可能半年极昼,B错;
【小题2】如果b在北半球,②为夏至,③为秋分,④为冬至;沙尘暴多出现在冬春季,A错;伏旱出现在夏季,B错;凌汛出现在秋末和春初,C错;秋分后,太阳进入南半球,北半球昼短于夜,D正确。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地理现象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地球“昼夜长短与纬度关系示意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弧线ACD是 (晨或昏)线,此时C地地方时是 时。
【小题2】C地昼长为 小时, B、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 。
【小题3】此图表示的节气为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地球公转至______(近日或远日)点附近。
参考答案:
【小题1】昏线 18时
【小题2】12 B
【小题3】夏至日 北回归线(或23026/N) 远日点
本题解析:
【小题1】先依据图中的地理坐标确定出地理方向,再根据晨昏线的判断方法即可确定弧线ACD为昏线。C地位于赤道上,又在昏线上,故时间为18时。
【小题2】因C地位于赤道上,故昼长为12小时。图中太阳直射在B地所在的北回归线上,故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D地。
【小题3】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对应的节气是夏至日。夏至日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在近日点附近。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水的运动》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