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9-26 22:09:3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地中②地森林生长最旺盛,其原因最可能是 A.因地势较低,热量远优于其他三地 B.因处于山脊,地势高,光照条件最好 C.因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水源充足 D.因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其他地区丰富
| 小题2:③地森林比①地长势较好的原因可能是 A.③日照较强,太阳辐射收入多于①地 B.③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比①地好 C.③地气温较①地高,且日变化大 D.③地降水较多,水源比①地充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原因应从干湿度角度分析,湿润、半湿润地区为森林;半湿润、半干旱为草原;干旱为荒漠,结合等高线图可知,该地为河谷地区,水源充足。 小题2: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原因应从干湿度角度分析,干湿度由降水与蒸发所决定。结合经纬网地图可知该地为我国华北地区,降水相对较少,只有背阳坡,气温低,蒸发弱,较湿润。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 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回答1—2题。
 1、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路径①的地区是 [?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2、图B中,C是指 [? ]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理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梯度最大的带段(下图)。影响图中三条地理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 C.降水 D.人类生活方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按照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季风区降水量在400mm以上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而非季风区降水量400mm以下,为干旱和半干旱区。同时内流区大致非季风区内,河流补给为高山冰雪融水,外流区在季风区,河流补给为大气降水。影响图中三条地理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读下面三幅图后,回答有关问题。(12分)
 (1)从经济发展的条件看,环渤海经济圈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突出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目前,______ 资源短缺成为影响环渤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1分) (3)图中乙河3~5月份流量较少,试从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4分)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原因:?? (4)图中甲阴影区是我国商品棉的重要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影响棉花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有:(3分) (5)简述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2分)
参考答案:⑴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1分)?⑵水(1分) ⑶①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降水量少(1分);②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1分) ⑷①光照、热量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棉花生长(1分)(秋季少雨,晴天多,有利于棉花收摘);②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1分);③有黄河水灌溉水源(1分) ⑸①降水少,河流径流小(1分);②降水季节不均衡,降水年际变化大(1分)
本题解析:(1)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可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分析,与我国南方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比较,环渤海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利于经济发展。(2)我国环渤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大,而该地区地处北方,降水量少,河流径流量小,故水资源成为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条件。(3)直接根据图示的降水量分布,并可结合蒸发量和用水量分析即可。(4)甲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该地区的实际状况分析。(5)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可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和蒸发量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我国的区域差异,并能结合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我国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和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的一般分析思维等内容,注意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和答题的完整性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①为资金②为技术③为劳动力④为原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小题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域之间分工合作的关系,发达地区具有资金,技术优势;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原料优势等。
小题2: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欠发达地区在引进产业转移时,要注意避免污染严重的企业引入;发达地区将处于移到欠发达地区促进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区域间分工合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