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 A.是我国的粮食重要产区 B.分别位于我国三大平原 C.耕地的比重合计达60%以上 D.是我国水热资源最丰富的三个地区 ![]() 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2: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我国某著名河谷位置图,回答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可知该河谷是渭河谷地,位于陕西省,地质构造属于地堑谷地。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污染物不易清除,雾霾天气多。由于地处谷地气流下沉形成逆温现象所以气温较其南北两侧均要略高。故选C。
小题2:根据地理位置可知,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石林主要位于云贵一带,黄果树,茅台赤水位于贵州一带,泰山,壶口位于黄河流域。故选择D项。
点评:本题以我国某著名河谷位置图及春晚对联内容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特征,难度较小。解答时需根据经纬位置准确定位河谷名称,了解我国各地的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20多个国家发布海啸警报。据此并参照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此次地震成因是 (? )
A.板块张裂引起
B.位于板块交界附近
C.火山活动引发
D.位于板块内部地区
小题2:特大地震发生时,正值中国北方沿海盛行 (? )
A.西北风、北风
B.东北风、南风
C.西南风、北风
D.东北风、东风
小题3:特大地震发生后,发布海啸警报的国家均临 (?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小题4:观测机构修订了本次地震震级,主要是由于震级大小 (? )
A.具有不同的划分依据
B.与地震烈度成正比
C.取决于测量位置
D.与地震的测定技术有关
小题5: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 )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D?
小题5:D
本题解析:
小题1: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即板块相撞挤压引起的,B正确。
小题2:特大地震与3月11日发生,此时为我国的冬半年,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北风。
小题3: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地震发生后,引发太平洋海啸,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均发布海啸警报。
小题4:地震参数的测定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地震速报,我们使用最先接收到的地震台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快速地震参数测定,并及时发布地震信息。第二阶段是精细分析,我们利用所有收集到的地震台站记录进行地震参数的进一步分析,给出最终修订结果。大多数情况下,地震的速报参数和修订参数是有一定差异的。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不同国家测得的地震震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其测量技术的差异而导致的。
小题5:渤海是我国的内海,长江口北岸的启东到韩国的济州岛一线北部是黄海,南部是东海。显然日本与我国为一水之隔,指的是东海。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民居,可以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某方面的特点。回答下题。
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 ( )
A 平原广大? B 太阳辐射弱? C 降水少? D?冬季风力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和对人文环境的影响。我国北方的院落、高围墙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冬季风的阻挡,以减轻民居受寒冷的冬季风入侵。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在山西省,从价格看,2002年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如果按平均发电煤耗400克/千瓦时测算,1吨煤可发电2?500千瓦时。目前,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为245元/千千瓦时。
材料二?图3—3—6是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图3—3—7是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图。
(1)山西的煤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图中两条与海港相连接的运煤铁路干线分别是?和?。(2分)
(2)材料中,除输煤外,将山西能源输出的另一途径是??。(1分)
(3)输煤和发电各有利弊,试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方面分析当地输煤和发电的利弊。?
?。(3分)
参考答案:(1)大秦线?神黄线(2分)
(2)建坑口电站,将煤炭转换为电能输出(1分)
(3)从经济效应看:输电成本低,输煤成本高;
从环境效益看:输煤会减轻当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电会减轻使用地环境污染而造成当地的环境污染。各种利用方式对生产地和使用地都会产生不同影响,各有利弊。(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结合图示,山西、陕西的运煤专线为大连—秦皇岛的大秦线和神府—黄骅港的神黄线。
(2)由于当地的铁路外运能力不足,故把煤炭转变为电力,共同高压电线输出。
(3)从经济效益来看,输煤的运费高;而输电的成本较低;从环境效益来看,输煤对当地的环境污染较轻,但加重了输入地的环境污染,而输电则对当地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减轻了输入地的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的热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