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等值线图》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二)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以知P温度29℃-30℃,O<26℃,可判断O、P两点的温差可能为4℃。选A正确。
小题2:河流两岸气温较低?说明河流所在位置即是等温线凸出方向,而等温线凸向数值大的方向,即凸向市中心。所以河流是大致南北走向的。选B正确。
小题3:图中等温线闭合,中心气温高,四周低,由于气温高的气压低,气温低的气压高,可判断P点气压低,其上空是高压,MN气压高,其上空是低压。选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
A.18℃
B.16℃
C.14℃
D.10℃
小题2:②地的自然带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等值线分布特点判断①为低值中心,等温距为4°C,根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可判断气温①地气温应低于12°C。选项D正确。
小题2: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判断,该国为蒙古国,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图示②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内部,降水量少,故判断为温带荒漠带。选项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下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我国的光伏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10多家多晶硅企业、60多家硅片企业、60多家电池企业、330多家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0%,但多晶硅提纯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七大制造商手中,产品主要销售到欧美和日本等国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光伏产业遭到重大打击。但有专家预测:今后3~5年内,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1)说出图中等值线a和b分别所代表的数值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图中P地年太阳总辐射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的光伏产业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600;40
(2)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①我国能源需求量大;②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③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4)①要注意将研发一起引进;②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③开拓国内市场,挖掘市场潜力。(任答
? 2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如图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相邻等高线海拔相差50m)。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中,最高处与最低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399m
B.477m
C.588m
D.666m
小题2:该河流流向是
A.向东流
B.向南流
C.向西流
D.向北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小题1:图示若最小的等高线值指X,则最低处海拔为(X-50,X);最高处海拔为(X+9*50,X+10*50);则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为(400,550);故选B项。
小题2:图示河流穿过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应为河谷,等高线应符合“凸高为低”,结合图示的指向标判断,该河流自北向南流。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海洋地理】读千岛群岛部分岛屿示意图(图18),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甲、乙两地海底地形名称。甲?,乙?。(2分)
(2)乙地区海域经常“大雾漫漫”,其主要原因是?。(2分)
(3)关于甲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B.火山喷发而形成
C.沿岸可能拥有不冻港
D.位于亚欧板块
(4)甲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分析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其对策?
?
?。(4分)
参考答案:(l)大陆架?大陆坡(2分)?
(2)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处(2分)?
(3) D (2分)?
(4)问题: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2分)?措施:合理捕捞,捕养结合(海洋农牧化)(1分);防治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管理,海洋工程进行科学论证(l分)
本题解析:(1)甲、乙两地海底地形根据等高线和等深线的特征分析。
(2)乙地区海域经常“大雾漫漫”,原因从洋流影响方面分析。
(3)甲岛屿是大陆架部分,任然属于亚欧板块。
(4)海洋问题就是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措施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论证。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