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运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A.武汉梅雨 B.南京伏旱 C.北京寒潮 D.哈尔滨洪涝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图中①是赤道低气压带,是气流上升而形成,A错。⑤是低纬信风带,从风向右偏,判定是北半球,所以是东北风,所以B错。②是高气压带是空气动力下沉形成的,C错。⑥是中纬西风带,因是北半球,所以是西南风,D对。
【小题2】根据图中风向右偏,判定是北半球,所以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北半球是冬季,北京可能出现寒潮, C对。梅雨在6月中到7月中,伏旱在7-8月,哈尔滨洪涝在夏季,A、B、D错。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不同区域气候的季节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部分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N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C.a、c风带控制地区一般多雨
D.b、d风带控制地区一般少雨
【小题2】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④①③②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M气压带位于30°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其南部为东北信风带,说明为北半球;N位于60°附近,为副极地低压带,其南部为西南风,说明位于北半球;a、c分别为南北半球的信风带,受其控制的地区一般少雨;b、d分别为南北半球的西风带,受其控制的地区一般多雨。
【小题2】从上述分析可知,①、②两图均位于北半球,分别为北半球的低纬度和中纬度;同理可知,③、④均位于南半球,分别为南半球的低纬度和中纬度地区。因此由南向北的顺序依次为④③①②。
考点:气压带风带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4月10日至20的天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该时段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B.北风和煦,温暖宜人
C.前期气温高,多云雾
D.后期出现倒春寒现象
【小题2】16日至20日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观察图中10日至20日气温变化,最高温出现在14日,最低温出现在18日,且气温变化幅度大,A、B错;前期气温高,多晴天,C错;4月为春季,应是气温回升快,却出现低温现象,出现倒春寒,D正确。
【小题2】观察图16日多云,气温较高,18日小雪,气温低,20日晴天,气温回升,16日到18日该天气系统过境,气温下降,产生降水;过境后,气温有所回升,但低于过境前,应为冷锋,选A项;暖锋过境气温上升,B错;气旋中心气温高,反气旋中心为高压,以晴天为主,C、D错。
考点:读图分析;常见天气系统对天气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山脉中部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所示的降水类型是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小题2:若该山脉山麓的夏季最高气温为14℃,则该山脉北坡永久性积雪的雪线高度大约是
A.600米~800米
B.1900米~2100米
C.2300米~2500米
D.3800米~4000米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降水量的最大值在北坡,北坡是是迎风坡,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所以该图所示的降水类型是地形雨,(1)题选B。山脉山麓的夏季最高气温为14℃,而山脉北坡永久性积雪的雪线高度的气温是0℃,根据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得到高度大约为2300米~2500米,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4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小题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和风向。
小题1:根据题干信息“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结合图示可知24小时后甲地位于低压中心的东南侧,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则可知甲地主要吹东南风。
小题2:30-48小时之间,根据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可知,甲地在此期间在低压控制区内,气流向中心幅合上升,夏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甲地可能经历强对流降雨天气。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宇宙环境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