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2,回答问题。
1.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的是2.乙处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3.甲地形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低于乙地形区,是因为甲地
A.①
B.②
C.③
D.④
E.土地荒漠化
F.土壤盐碱化
G.水土流失
H.水体污染
I.地势较高
G.纬度较低
植被较多
云量较多
参考答案:1. D
2. B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华北地区。
1.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图中④表示秦岭。
2.乙表示宁夏平原,为灌溉农业区,故主要的生态问题可能是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地盐碱化。
3.甲处较乙处离海较近,故降水较乙地多,故太阳辐射较乙地弱。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回答1—2题。

1、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下列哪些物质循环有关:①地壳物质循环、②碳循环、③水循环、④生物循环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中C方框区域放大图
(1)材料一所示区域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地年降水量范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2)材料一虚线圆内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其东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材料一B处地制宜种植葡萄、枸杞,简述其发展该特色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为所示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二图示沿海地区是我国重化工基地,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新疆西部略增多;400~600毫米(400~800毫米)
(2)东部:水土流失;西部:荒漠化。
(3)光热充足;靠近河流,灌溉便利;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肥沃。
(4)特征: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或从城市向乡村转移;或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移出的主要是占地面积广、污染大的企业;多靠近交通发达的沿海、铁路沿线附近。
(5)有丰富的原料,如海盐、煤、石油;海陆交通便利;市场,“大、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丰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据此,回答1—3题。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关于四省的正确排序是
[? ]
A、①四川②黑龙江③甘肃④河北
B、①四川②河北③甘肃④黑龙江
C、①甘肃②河北③四川④黑龙江
D、①河北②黑龙江③甘肃④四川
3、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中
[? ]
A、黑龙江省全部地处半湿润区
B、四川省全部处于亚热带
C、甘肃拥有四种干湿地区
D、河北省拥有亚热带和暖温带
参考答案:1、A
2、A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