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据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 亿人,当前我国面临人口的双重压力,人口问题日渐突出,我国人口专家翟振武教授表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结合图1,回答1 ~2 题。

1 .依据材料和图示分析我国面临的人口双重压力主要是指?
[? ]
A.婴幼儿人口比重过大和人口素质过低
B.人口数量过大和人口老龄化
C.劳动力人口比重过大和人口素质偏低
D.自然增长率过高和人口老龄化
2.翟振武教授认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图1中可以作为主要依据是?
[? ]
A.我国人口数量庞大?
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15~64岁人口比重平稳上升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及变化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当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材料二:我国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左图)和我国人口增长预测图(右图)

(1)我国人口负担最轻、最佳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前后;
(2)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
(3)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_______年。
(4)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将给我国社会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见下图)

(1)据材料分析,甲乙两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请说明理由。(6分)
(2)在该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内部地域功能分区最明显的是哪个阶段?该地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城市发展的显著特点有哪些?(6分)
(3)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有(?)(2分)
A.各地都要发展大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带,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B.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发展
C.减少小汽车的使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D.城市空间布局以环状结构为主,以节省土地资源
4、单选题 ? 2001年3月28日,国家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公布的结果表明:我国总人口12.95亿,十万人中,文化程度与90年代相比,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阅读表中数据,回答1—2题。

1、A~D栏反映我国基本国策的哪个方面
[? ]
A、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B、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C、小学失业率上升
D、文盲增多
2、对E栏的说明,错误的是
[? ]
A、老龄化问题逐渐明显,社会问题逐渐严重
B、老年人口增加很快
C、人口寿命延长,这是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结果
D、农村生产力低下是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地区
5、单选题 关于地域文化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差异只存在于物质方面
B.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其“地域”范围大小成比例关系
C.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不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