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卷《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11-05 18:22: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但在这一议题上,各国矛盾重重,达成一致殊非易事。会上特别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京都议定书》承诺,体现了各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区域性原则
| 小题2: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在对控制CO2排放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中,错误的是 A.植树造林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D.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可持续性发展有三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持续性原则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共同性原则是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各个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共同努力。根据题干中《京都议定书》承诺是指“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要强调共同性原则。故选项C正确。 小题2:控制空气中CO2浓度的方式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减少向空气中排放CO2,比如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等;另一方面是增加对空气中已有CO2的吸收,比如植树造林。题干强调“减排”,但是植树造林是加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故选项A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问题。
1.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2.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2 900B.3 400C.3 900D.4 400E.副热带高压 F.纬度位置 G.地形地势 H.西南季风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6000<①<6500,3000<②3500。2500<R<3 500.所以最大差值选择B项。 2.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①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丰富、②位于四川盆地,地势低,云雾多,太阳辐射弱。选择C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 D.云贵高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水土流失的知识。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地区。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黄河也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金砖五国”国土面积占世界近30%,人口占世界的42%,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18%,贸易额约占世界的15%,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率逐渐提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16分) 材料一: “金砖五国”分布图。
 材料二: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柱状图及人口数量折线图
 (1)金砖五国中昼夜长短年变化最大的是?;该国面积最大的自然带名称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自然带将可能向北扩展。(4分) (2)我国除了从金砖国家和?进口铁矿石外,还在印度投资建设钢铁厂,其原因有?、?等。(6分) (3)据材料二,人均消费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2分) (4)中国近几年来“节能减排”的成效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方面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俄罗斯?亚寒带针叶林带 (2)澳大利亚?中国铁矿石自给率下降,对铁矿石进口依存度提高;印度铁矿资源丰富,质量高。 (3)美国? (4)①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低能效工业。(2分);②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绿色能源)(2分);③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2分);④加强资源回收利用,倡导循环经济(2分) ;⑤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2分)。(每个要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得满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国家和全球气候变化。 (1)考查昼夜长短变化,纬度越高,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越大;由此判断俄罗斯的昼夜长短变化最大;俄罗斯分布最广的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2)我国的铁矿来源主要有巴西、印度和澳大利亚。中国大量进口铁矿主要从我国和印度的铁矿资源的分布角度分析。 (3)根据各国的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和人口的比值计算。 (4)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措施主要从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加强资源的管理和环保宣传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________平原,④________平原。 (3)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黄河下游泛滥成灾在自然方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根本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汾河?渭河?(2)宁夏?河套 (3)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高原上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降水过于集中,降水强度大 (4)流水减缓,泥沙沉积、河床逐年升高,人工筑坝束水? ①黄河中下游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雨水特别集中;②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松散且具直立性,易被水冲刷,河床逐年升高?中游造林、种草、搞好绿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中上游修建水库,治沙和防洪并举,下游加固大堤。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防止水污染
本题解析:此题利用黄河水系考查有关黄河的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