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A.宝成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B.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C.陇海线、汉丹线、京广线、京九线 D.成渝线、襄渝线、湘桂线、京广线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城市人口众多,工业企业、居民生活用气量大,消费市场广阔,是管线走向考虑的重要经济因素。
小题2:川气东送工程主干线起于四川东部,止于上海,与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相交。
小题3:天然气与煤炭相比,释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要少得多。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1990----2002年,日本失业率上升,关于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大量的外国人迁人,导致劳动力过剩、失业率上升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本国新增适龄劳动人口多,就业不足,失业率上升
C.大量的产业向海外转移,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
D.以上分析都不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内的产业升级,故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海湾迁移,而导致了国内失业率上升。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日本经济发展过程和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均质区和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据下表的气候资料,回答题。
序号 | 最热月均温0C | 最冷月均温0C | 季节降水量MM | |||
3-5月 | 6-8月 | 9-11月 | 12-2月 | |||
① | 15.5 | --2.2 | 43 | 326 | 73 | 1 |
② | 24.5 | -10.7 | 68 | 380 | 110 | 45 |
③ | 20.9 | 9.5 | 134 | 614 | 255 | 34 |
④ | 26.2 | -4.6 | 57.1 | 479 | 84 | 10.7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直接根据表格的气温、降水量分布判断,①地终年气温较低,尤其夏季气温较低,故判断可能为高山气候,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②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③地最低气温在0°C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但④地的最低月温在-8°C以上,故判断位于华北地区。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①地为青藏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和青稞;②地位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为小麦、甜菜等;③地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为棉花、水稻等;④地位于华北,主要的农作物为小麦。故B项符合。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气温、降水量的分布概况准确判断我国的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分析主要的农作物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我国划分了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三个地带DP,人均DP和人口比重(1999年)
地带 | DP比重(%) | 人口比重(%) | 人均DP(元) |
东部 | 58. 9 | 41.1 | 10089 |
中部 | 27.3 | 35.7 | 5407 |
西部 | 13.8 | 23.2 | 4217 |
年份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1980 | 52.3 | 31.2 | 16.5 |
1985 | 52.9 | 31.1 | 16.0 |
1990 | 53.8 | 29.8 | 16.4 |
1995 | 58.3 | 27.6 | 14.1 |
1999 | 58.9 | 27.3 | 13.8 |
增减 | +6.6 | -3.9 | -2.7 |
参考答案: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最落后
(2)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慢
(3)小?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
(4)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