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潮起潮落反映了日、月、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
1、随着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变化,依次出现的潮汐现象是
[? ]
A、大潮、小潮、大潮、小潮
B、大潮、大潮、小潮、小潮
C、小潮、大潮、小潮、大潮
D、小潮、大潮、大潮、小潮
2、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①稻田灌溉 ②候潮进港 ③潮汐发电 ④滩涂养殖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单选题 《汉书·五行志》记载:“汉成帝合平元年(即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出现在太阳的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大气层以外
3、单选题 ? 我国探月工程进入新阶段,2010年10月1日(农历八月二十四)18时59分57秒,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约28°N,102°E)长征三号丙火箭带着“嫦娥二号”卫星直冲云霄。它的主要任务是近距离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进一步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据此,回答1—3题。
1、根据人类已有的对月球的认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球的的另一面
B、月球上温差很大主要是因为缺少大气和水的调节和保护作用
C、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29.53日
D、环形山密布是月球表面最明显的特征
2、下列A—B—C—D四幅日、地、月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中,接近发射日当天情况的是

[? ]
A、A
B、B
C、C
D、D
3、有关于发射日当天月相观察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月相为光亮面向西的半圆
B、北半球整夜可见
C、发射时月球正好位于上中天
D、日出后可能在西边天空看见
4、单选题 月球昼夜温差远远大于地球,其主要原因是
[? ]
A、月球在公转过程中距太阳远近的差异大
B、月球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无削弱作用,对月面又无保温作用
C、月球体积小,吸热散热快
D、月球的公转周期小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5、单选题 某旅游团在杭州西湖欣赏“雷峰(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
来”的情景(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完成1~3题
1、若该旅游团在某日l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 ]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2、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 ]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3、若该旅游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 ]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B、长汀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