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是某山区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1、P—P′两点之间建有一座桥,这座桥和桥下谷底的高差约为
[? ]
A.100米
B.200米
C.400米
D.800米
2、某校课外兴趣小组成员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发现有高浓度的农药残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地区?
[?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安徽省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 )。

小题2: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 ( )。
A.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
B.皖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
C.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形势可知,冷锋位于安徽省北部。受其影响,安徽省北部受冷气团控制,温度低,气压高;南部受暖气团控制,温度高,气压低。锋线地区两侧气团物理性质差异大,风力大;暖气团被迫沿锋面爬升,水汽凝结形成云雨天气,锋线北侧云量多。
小题2:未来两天,冷锋不断南移,安徽全省受冷锋影响强。冷锋过境,易产生云雨天气,对空气起净化作用,可吸入颗粒物减少;皖北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滑坡、泥石流灾害少;但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强对流天气多出现在赤道附近、山区、中低纬度夏季午后,江淮地区冬季不会形成强对流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参考答案:1、D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1为北半球某地地面状况示意图,7月份该地天气晴朗、稳定少变,则该地白天因热力原因形成的等压面分布状况如图2中?图所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和等压面的分布。图示中部为砾石7月为北半球夏季,故裸地强烈升温快,故形成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故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高空等压面向上凸。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该湖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泊东部的奥里诺科河发源于委内瑞拉境内的帕里马山脉西南坡,全长2735公里,是世界大河之一,水能蕴藏量大,流域面积95万平方千米,人口225万,人烟稀少。


(1)简述奥里诺科河流域的地势特征。(4分)
(2)说明甲、乙两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16分)
材料一?哈尔滨周边地区简图、哈尔滨两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材料二?松花江(哈尔滨河段)多年平均最低日温、平均降水量、月径流量统计资料。


(3)据图描述哈尔滨市从4日14时到5日14时天气变化状况。(4分)
(4)根据材料二,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12分)
参考答案:
(1)西、南、北三面高,东面低,地势起伏较大。(4分)
(2)甲地全年高温多雨,原因是地处低纬,全年高温,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同时受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影响,全年多雨。(8分)
乙地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原因是地处低纬全年高温,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干季时沿海山地阻挡了水汽的进入。(8分)
(3)气压降低,气温升高(或风力减弱)(两点4分)
(4)流量较大(2分)?降水较多(2分)
径流的季节变化大(2分)?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2分)
夏汛明显(2分)?夏季降水集中(2分)
结冰期长(2分)?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漫长(2分)
(任答出三点即为满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可以看到奥里诺科河西、南、北三面是高原山地,地势高,东面是冲积平原,地势低,流域内的地势起伏较大。
(2)读图甲,根据图中数值判断,甲地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结合委内瑞拉图分析,甲地位于北半球,南美洲北部,地处低纬,所以全年高温,甲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同时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影响,所以全年多雨。
读图乙,根据乙图中数值分析,乙地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结合前面分析,乙地纬度位置与甲地相似,纬度低,所以全年高温。乙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多。干季时,北部沿海山地阻挡了水汽的进入,降水少。
(3)读材料一图,根据图中数值分析,哈尔滨市从4日14时到5日14时天气变化状况是气压降低,气温升高。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减弱。
(4)读材料二图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河段)流域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降水较多,所以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流量较大。该地是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所以河流的径流的季节变化大。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两月,所以河流的夏汛明显。松花江的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漫长。所以河流结冰期长。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