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古登堡界面是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古登堡面位于地下2900KM深处,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而地壳和地幔的界线是莫霍界面;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内部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基本划分界面的分布等基础知识即可,注意区别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位置的差异。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完成1—2题。

1、地球上的C圈层是一个?
[? ]
A.不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B.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
C.连续的、有规则的圈层
D.不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
2、地球的外部圈层中,其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 ]
A.A圈层
B.B圈层
C.C圈层
D.D圈层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以下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都明显下降
B.都明显增加
C.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通过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经过古登堡界面,纵波速度减弱,横波消失。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新华网雅加达10月23日电(记者 李晓渝)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东部西巴布亚省23日晚发生里氏6.0级地震。此时,在附近海域的渔船会有怎么样的震感?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没有感觉
D.左右摇晃并上下颠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所以在附近海域的渔船只会有上下颠簸的感觉。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图中A、B表示地震渡,其中A表示?波,B表示?波,其判断依据是?。(6分)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界面,其判断依据是?;该面以上C代表?,该面以下E代表?。(8分)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地震波B速度?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态,F面是?界面。(5分)
(4)C层主要由?组成。G层叫?H层叫?。地球的岩石圈是指?和??。(5分)
参考答案:
(1)横?纵? 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
(2)莫霍?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地壳?地幔
(3)消失?突然下降?同?液?古登堡
(4)各类岩石外核?内核?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本题解析:
左图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情况(注意左侧的深度),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纵波。并可根据两种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推断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物质、状况的变化。右图是地球内部根据左图做出的判读结果。例如,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界面。又根据在2 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锐减,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界面。F面以上横波不能通过,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固态。再根据纵波通过F面以下时的波速(纵波波速与通过介质的密度成正比),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气态。那么,既然非固态,又非气态,就只能是液态(实际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