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水的运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A.低纬 B.中纬 C.高纬 D.全球海域没有差别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题中可知,此时地面只有海洋,是在海洋上水汽受热蒸发,然后凝结形成降水,再受热蒸发向上,形成降水这样的海上内循环,没有与陆地形成循环,故选C.
【小题2】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为大气提供水汽最多的是低纬度海域,因为低纬度海域气温高,蒸发快,易形成水汽,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小题2: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A.草地>荒地>林地
B.耕地>林地>荒地
C.荒地>草地>耕地
D.林地>耕地>草地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河流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天山山脉西部地区,①、③位于伊犁河谷地,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西风到达这里所携带的水汽较少,在海拔高的③处水汽受地形强烈的抬升作用,形成较多的降水 ,C对。①地海拔低,抬升作用弱,降水少,A错。②、④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海洋水汽难以影响到,降水少,B、D错。
小题2:读图分析,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气候干旱,沙漠面积广。所以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荒地。天山山脉牧业为主,山地牧场广阔。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分析,图示区地形崎岖,不便于耕作,所以山区草原面积广阔。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地形较平坦,形成绿洲,是主要的耕作农业区。所以西北干旱区土地利用类型为荒地>草地>耕地,C对。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 则 (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小题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其气压分布规律。热力环流发生在对流层,故E点的高度不可能达到120千米,在垂直方向上,气温、气压都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故E处气温低于H处;F处气压低于G处;图中没有方向规定,故②的方向不能确定。
小题2: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③表示海洋上水汽蒸发,蒸发会使海水盐度升高;④表示水汽输送,其受下垫面的影响很大,如地形雨的形成;①为降水,是地表淡水资源补给的重要形式;②为地表径流;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基础是气候。
小题3: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世界洋流模式,由图中洋流方向可知,此为中低纬环流模式,故③处为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①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④为赤道暖流;②为西风漂流。
点评:本题组难度中等,以地理模式图为背景,对大气环流、海陆间水循环、洋流分布等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图示内容简单,但考查的信息量相当大,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地理功底。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人工提水
【小题2】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A.2~6月
B.5~9月
C.8~12月
D.11~次年4月
【小题3】当洞里萨湖沿岸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最广时,下列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我国也达到最广的是
A.甘蔗
B.棉花
C.油菜
D.花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季变化。受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大。图中显示在丰水期湖泊水位超过地上水库坝高。当湖泊处于丰水期时,湖水淹没地上水库,自动实现蓄水。在枯水期时,湖泊水位下降,水库放水用于灌溉。故其补给主要为湖泊水。B正确。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当地处于旱季时,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作用。D正确。
【小题3】雨季湖泊水位高,湖泊沿岸被湖水淹没,不能进行水稻种植。在枯水期湖水水位下降,湖盆大面积出露,此时种植水稻。故当湖泊沿岸水稻种植面积最广时,为我国冬、春季。四个选项中,只有油菜是越冬作物,C正确。
考点:热带季风气候、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农业生产活动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的圈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