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河套平原农业以水产养殖为主 B.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C.兰州以上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 D.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黄河流域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故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A正确,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于上游地区,B错误;黄土高原的成因是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的,C错误。中游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故植被覆盖率低,D错误。
小题2:河套平原农业生产以灌溉农业为主,A错误。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落差大,河流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故不利于发展航运,B错误。兰州以上的上游河段,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量大,故水能资源丰富,C正确。黄河下游为华北平原,矿产资源少,D错误。
小题3:甲地区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小题4:甲地区的水土流失的治理可主要从恢复植被、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和生态环境问题和综合治理措施的综合分析方法,形成解题规律,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左图是某国局部地形图,下右图是N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1)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2)冬春季节;原因是:临近墨西哥湾加之地形为三大纵裂带水汽容易进入,且冬春多气旋活动,降水较多
(3)实行梯级开发;? 电力资源丰富廉价
(4)设立专门机构,加强立法,为流域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提供法律保证;加强管理,实行自然资源的统一开发管理,有利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协调开发和管理;因地制宜的选择开发重点,形成规模特色;提高流域开放程度;加大开发力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P地与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风日数少?②年降水量多?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小题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②改变气候类型?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沙丘形状,可以判断当地多西北风,属于我国冬季的季风风向。P地位于山脉东侧,有山脉阻挡西北季风的影响,大风日数少,Q地位于山脉西侧,没有山脉的,大风日数多,①对。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P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Q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少,②对。P位于季风区一侧,水汽较多,年降雪日数也较多。Q位于干旱区,水汽少,降雪天数少,③错。Q地干旱,风大,沙尘暴日数多,P地风力较小,沙尘暴较少,④错。所以A对。B、C、D错。
小题2: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可以增大地表摩擦力,削弱风力,③对。也可以减弱地表水流,增加下渗,①对。草编网格腐烂,还增加土壤肥力。但是不能改变气候,②错。也不能改变植被,④错。所以D对。A、B、C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多选题  下图为“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单位时间降水量相同情况下
[? ]
A.降水时间长,地表径流量大
B.植被覆盖好,地下径流量大
C.土层透水强,地表径流量大
D.地面坡度大,地下径流量大
2、参照图示原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宜采取的措施有
[? ]
A.平地贮水拦沙
B.缓坡修建梯田
C.陡坡植树种草
D.沟壑修建水库
参考答案:1、AB
2、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材料一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为3600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4%,中国荒漠化面积约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
材料二 在科尔沁草原,沙丘普遍有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这表明科尔沁草原曾有三次沙地固定时期。据文献记载,公元9世纪契丹族在这里建立政权后,掳掠汉民和渤海国民前来垦殖,造成土地荒漠化。随着契丹族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这里的土地利用方式恢复为牧业,土地荒漠化有所逆转。清朝时期,大量关内农民涌入科尔沁草原开荒,使荒漠化土地面积再度扩大。
(1)据材料一回答: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比重高于世界平均状况的原因?(4分)
(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我国防沙、治沙工作有何启示?(6分)
参考答案:
(1)我国干旱、半干旱面积大;人类过度利用土地(或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4分)
(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应注意保护天然植被;以发展畜牧业为主,且合理发展。(6分)
本题解析:我国西部深居内陆,干旱面积广大;我国人口压力巨大,人为过度使用土地也可造成沙漠化。科尔沁沙地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也可以通过控制人类自身行为防沙治沙,如恢复自然植被、适当放牧等,降低农垦业比重、工程措施防治风沙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口与城市》考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