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交通道路分布图,回答。
1.图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2.若上题中该处出现的不是商业区,反而是古文物区其主要原因是:3.该市中心区的某工业企业要搬迁,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迁往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地租高低的影响
F.历史因素的影响
G.政治因素的影响
H.居民收入高低的影响
I.①
G.②
③
④
参考答案:1. A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①,因为①位于市中心,有较高的交通通达度,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2.若图中①处不是商业区,而是古文物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历史因素的影响,城市的发展应该继承历史特色,保护文物古迹。
3.该市中心区的某工业企业要搬迁,最适合迁往的地点是④地,因为④地交通便利,便于原料、产品的运入运出,另外④地远离市区,这也可减轻对城区的污染。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原因。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是主要的功能区,其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如下表所示: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团块状或条状
人员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是城市的核心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40%~60%),是城市的最基本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与低级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有关2010年的叙述正确的是2.2010年,c地人口密度大于市中心,原因最可能是
A.d地地租低于周边地区
B.人口密度与地租水平呈正相关
C.b地交通便捷程度可能好于a
D.人口密度由市中心向外呈下降趋势
E.c地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
F.c地工业发达,工人众多
G.c地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
H.c地为住宅区,人口稠密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地租逐年上升,且城市中心地区的地租一般比城市边缘高;城市人口密度在1980年时是城市中心最高,到1995年城市中心人口密度略有下降,人口开始向近郊移动,到2010年城市中心人口密度进一步下降,人口进一步向更远的郊区迁移。故选C。
2.2010年,c地人口密度大于市中心,最有可能是中心地区地价高,人口向郊区迁移,在c地形成住宅区,人口稠密。故选D。
考点:本题组考查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应知识。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大,本题就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注重对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对地理学工具的灵活掌握运用,包括对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图表的判读、绘制、分析;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地理现象;善于获取或提取地理信息;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合思维方法等。只有地理学习能力提高了,在考试中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读图完成问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2.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
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
E.政策、劳动力
F.市场、劳动力
G.地租、市场
H.政策、地租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可以判断,离中心近付租能力强的是商业及公共服务;其次是住宅,住宅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最外围是工业区。
2.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是因为离市场近,劳动力丰富。
考点: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功能分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值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特大城市2000年和2010年R值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分布曲线,读图完成问题。
1.与R值的最大值出现在近郊区关系最小的因素是2.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特大城市
A.环境
B.地租
C.交通
D.技术
E.制造业就业密度降低
F.服务业就业人数减少
G.制造业比重上升
H.服务业比重上升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
1.根据R值表示“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R值越大说明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差距越大;R值的最大值出现在近郊区,说明在近郊区布局制造业密集,这主要考虑近郊区的地租较低,交通方便,对市中心区环境影响小,与技术关系较小。
2.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特大城市的R值变小,说明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下降,但制造业就业密度不一定降低,可能是制造业比重降低了,服务业比重上升了。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信息,并结合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09年7月22日,我国境内发生了本世纪历时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天象。2010年1月1日和15日天象奇观“月偏食”与“日环食”又分别上演。读图回答问题。

1.图1中涉及的天体系统有几级2.2009年7月22日长江流域日全食发生时,地球所处的位置大致是图2中的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a位置
F.b位置
G.c位置
H.d位置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食的形成。
1.图示包括地月系和太阳系。
2.日全食发生时间为7月22日,即夏至日过后,故a位置符合。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