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二)
A.甲海域的洋流流向,受②风向影响显著 B.乙海域受③风向影响,海水上泛而利于渔场形成 C.丙地在④风向盛行的季节,草原茂盛 D.丁地全年受⑤风向的控制,光热充足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①地位于北印度洋,该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形成了南亚季风,故与其他三地不同,故选A。其他三地风向主要受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了风向。
【小题2】甲海域有暖流流经,与风向②方向相反,故A错;乙海域为离岸风,陆风把沿岸表层海水吹走,底层海水上泛补充,上泛海水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形成了渔场,故B对;丙地盛行③风向的时候,说明受东北西风带控制,故此时太阳直射点南移,故为该地区草木枯黄,故C错;丁地区位于欧洲西部,常年受西风带(⑤)影响,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光照弱,故D错。
考点:该题考查风向及气压带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边某岛国示意图,回答下题。 
图中N地一月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影响
B.受西风带控制
C.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D.受东北季风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示是印度南部的斯里兰卡,这里属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东北风。N地地处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降水多。选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4分)图18为某区域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区域滑坡、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4分)
2011年11月28日,雅砻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桐子林水电站成功实现大江截流,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简述该区域电力输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3分)
(3)分析图中虚线圈所示区域具有较高游览价值的原因。(3分)
(4)从气候、水文和生物角度,概述拉市海湿地的生态效益。(4分)
参考答案:
(1)地形崎岖;夏季多暴雨;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破碎。(4分)
(2)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分)
(3)资源特色鲜明;科学、美学、历史文化价值高;地域组合好。(3分)
(4)调节局部小气候;调节河流水量;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4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夏季多暴雨;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破碎。
(2)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旅游资源评价内容
游
览
价
值
评
价
旅游资源游的规模与组合状况
类型丰富、密度较大、搭配协调、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一个孤立的景点,而无法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这样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不大;旅游资源在景观特征上雷同于邻近景点,其游览价值会大大降低。
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
旅游资源品位和等级越高,特色越明显,其旅游吸引力也就越大,旅游价值也就越高
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旅游资源的价值包括美学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考察价值、经济价值和康体娱乐价值等,它直接决定旅游开发的功能。美学欣赏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具有观光旅游功能,文化和科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具有文化旅游、修学旅游或科学考察旅游功能等
图示地区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科学、美学、历史文化价值高;地域组合好。
(4)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湿地是水源地,是蓄水池,能够提供水源;湿地能够降解污染;湿地是很多珍惜动物的歇息地,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玻利维亚是南美洲中西部的内陆国,矿产资源丰富,经济相对落后。是世界上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该国政府提出了“初期阶段开发由本国自有资金全面控制,技术力量强的外资公司只能参加最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投资项目”的开发指导方针。阅读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结合材料简述玻利维亚地形特征。(2分)
(2)结合材料分析造成A. 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以及B地的气候特征。(2分)
(3)玻利堆亚西部地区是世界重要的驼羊养殖区,驼羊被喻为“吃草不拔根,产绒价如金”的畜种。简要分析玻利维亚大力发展驼羊养殖业的主要原因。(3分)
(4)请你为该国开发锂矿资源提出合理化方案。(3分)
参考答案:
(1)西部山地为主,东部平原;地势西高东低 (2分)
(2)地形(1分) ; 终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干湿两季明显)(1分)
(3)西部山地广布,适合驼羊生长;养殖驼羊对草地破坏较小,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驼羊经济效益高,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每点1分,共3分)
(4)吸引外资对锂矿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加工工业的技术水平,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避免外国公司掠夺式地开采锂矿,合理开发资源;减少破坏植被、水土流失、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产生。(每点1分,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得3分)
本题解析:
(1)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分布及地势特征等方面分析。据图中的等高线可以判断。
(2)从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A地气温明显低于B地。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从纬度(太阳辐射)、下垫面、人类活动等方面考虑。A、B两地纬度相近,但其海拔高度差异很大,所以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描述气候特征要从降水和气温两方面进行说明,A地各月气温在15℃及以上,全年高温,且年温差较小;降水上季节差异很大,冬半年少雨,夏半年多雨,干湿季明显。
(3)驼羊养殖业属于畜牧业,一般分布在山区。而玻利维亚为内陆国家,降水较少,西部又为山区,适合驼羊生长。材料中还提到驼羊“吃草不拔根,产绒价如金”,说明驼羊养殖不会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对植被产生破坏,利于山区水土保持;同时羊绒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故该地区适合驼羊养殖。
(4)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该题应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题干中提到了“初期阶段开发由本国自有资金全面控制”,这样该国就可以合理有序的利用本国资源,可以避免其他国家对该国的掠夺,同时减小无序不合理开采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破坏,这主要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题干中还提到“技术力量强的外资公司只能参加最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投资项目”,这样通过引进发达地区的技术,有利于该国锂矿资源的高效利用,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最后的附加值,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本国的就业率,保证社会的稳定。同时可以学习发达地区的技术,有利于该国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排放,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这里主要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分析。
考点: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及经济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每年春末夏初中国雨带的推移过程实质上属于(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冷暖锋、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概念以及学生对中国雨带推移过程实质的理解。本题中这种天气的成因本质上属于暖锋天气过程。学生很容易误选A项,因为我国的降水主要是冷锋形成的,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季的雨雪天气等。这类试题要求从基础出发,既要把握好概念的内涵,又要理解其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每年在4月份左右登陆华南沿海的雨带,实际上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而变得势力增强的低纬度海洋气团携带暖湿空气北上的过程,其前方所形成的暖锋云系和降雨带从中国华南逐渐北移,到6月份移到长江中下游时遭遇北方仍然较强大的冷空气阻挡而演变为准静止锋停留下来,形成长时间的梅雨。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