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八)
A.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 B.工业污染少,空气洁净 C.白天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 D.纬度较高,白昼长,日照时间长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拉萨位于雅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某地某时刻的气压和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此图表示的是夜晚 ②此图表示的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断。读等温线图可看出,山顶(坡)气温比同一高度谷地低,因此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比谷地高,风从山峰往山谷吹,为山风。夜晚山峰比山谷同高度自由空气放热快,温度较低,因此此图表示的是夜晚。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某省的轮廓图,读图后回答:(12分)
(1)该省东南部与西北部在降雨的雨量、PH值上有何区别?为什么?(7分)
(2)A地有被称为“天下奇观”的月牙泉,近年月牙泉水位大幅度下降,水面缩小了2/3,试分析月牙泉水位下降、水量减少的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东南部的降水量大于西北部;东南部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大,西北部深居内陆,降水较少;东南部降水量呈酸性,PH值较小,西北部降水量呈碱性,PH值大;东南部受四川盆地吹来的酸性雨影响,西北部受附近沙漠吹来的碱性颗粒的影响。
(2)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冰川萎缩,融水、来水减少,降水量稀少,气候干燥;人为原因:灌溉打井,严重超采地下水;城市用水量过大,水源减少。
本题解析:
(1)根据省区轮廓可知,该省其甘肃省,其东南部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大;而西北部深居内陆,属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所以整体东南部的降水量大于西北部。而东南部PH值要小于西北部,原因是:东南部受四川盆地吹来的酸性雨影响较大,而西北部受附近沙漠吹来的碱性颗粒的影响,使得其PH值较大。
(2)月牙泉水位下降、水量减少的原因有:自然原因:由于空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导致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冰川萎缩导致冰雪融水、来水减少;本地区为温带大陆气候,降水量稀少,气候干燥;人为原因:农业快速发展,灌溉打井多,过渡开采地下水;城市用水量过大。
考点:降水量地区分布特点;PH值差异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
材料二: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表。
材料三:2014年2月7日至23日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黑海岸边的俄罗斯索契市举行,下图为“索契地理位置及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材料一,简要分析图中甲、丙两河流之间湿地的形成原因。(8分)
(2)读材料二,比较甲乙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突出差异并简要分析成因。(8分)
(3)索契被称为冬奥会有史以来最温暖的举办地,读材料三分析索契冬季温暖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地势低平,积雪融水和凌汛(只要答到一方面即可)时容易积水(2分);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2分);地势低平,流水不畅(排水不畅)(2分);
冻土层为隔水层层,不利于地表水的下渗(2分)
(2)甲河流春季径流量大(以春汛为主)(2分);冬季积雪多,春季气温升高,融雪补给量大(2分);乙河流夏季河流径流量大(以夏汛为主)(2分);
夏季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2分))
(3)海拔低(2分);盛行西风影响(2分);黑海的调节(2分);
大高加索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2分) (答出任意三点即得满分)(共6分)
本题解析:
(1)读图,甲丙两河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两河由低纬流向高纬,有凌汛现象。两地之间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积雪融水和凌汛时容易积水。地下有永久冻土层为隔水层层,不利于地表水的下渗,所以容易形成沼泽。
(2)根据材料二表格分析,甲河流冬季积雪多,春季气温升高,融雪补给量大,所以春季径流量大,以春汛为主。乙河流夏季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所以夏季河流径流量大,以夏汛为主。
(3)索契位于黑海沿岸,海拔低,纬度较低。位于盛行西风带,西风经过黑海的调节,温暖湿润。北部有大高加索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所以气温较高。成了冬奥会有史以来最温暖的举办地。
考点:世界主要国家,沼泽成因,不同区域河流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区域气候特征的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