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二)
A.若P河道为该河流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西南方向 B.若在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沙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向,则Q河道慢慢变浅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速较快的地方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雨季河流处于汛期,河水水位上涨,沙洲出露面积小,枯水期沙洲出露面积大。由左图信息可判断当地河流有两个汛期,一个在3月份,一个在7、8月份,符合我国东北河流的特征。B正确。
【小题2】P航道为主航道,说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P处受流水侵蚀明显,Q地接受泥沙淤积。由此可判断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A错。若河流上游修建水坝,大量泥沙在库区淤积,使下游河段河流输沙量减少,泥沙淤积减慢,B正确。若该河段,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Q受流水侵蚀,河道变深,C错。河心沙洲为泥沙淤积形成,常发育在河流中下游水流平缓处,D错。
考点:河流汛期、沙洲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 减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城镇建设中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从而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同时也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大陆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位于( )
A.北美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南美洲
【小题2】以下为该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记录的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说法有误的是( )
A.甲湖泊对丁河流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
B.乙湖泊属于咸水湖
C.丙河流在该地冬季时流量最大
D.丁河流下游无结冰期
【小题3】以下为该小组对图示海域的洋流及其影响的推测,符合实际的是( )
A.该海域的洋流属于风海流
B.与暖流交汇形成海雾,影响航运
C.该处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D.造成图示海岸处形成沙漠气候
【小题4】丁河流沿岸四处中最易形成城市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图中丙河注入乙湖中,是内流湖。根据图中剖面图判断,河道的东岸被侵蚀,结合图中河流的流向此处是自北向南流,可以判断地转偏向力是向左偏,所以图示区位于南半球。图中纬线是 南纬40°。根据所学知识判断,40°S不穿过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大陆部分,A、B、C错。只穿过南美洲大陆,所以D对。
【小题2】读图,甲湖泊位于对丁河流CD段的上游,对CD段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 ,A正确。乙湖泊没有与外流河相通,属于咸水湖,B正确。结合前面分析,丙河流是内流河,主要水源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在该地冬季时气温低,冰雪融化的少,河流流量最小,C 错误,选C。
丁河流下游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无结冰期,D对。
【小题3】图示海域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结合前面分析,该海域的洋流是秘鲁寒流,属于垂直补偿流,A错。该区域只有单一的寒流,不是与暖流交汇形成海雾,B错。该处海洋有寒流经过,水温比同纬度的海域水温低,所以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C对。结合前面分析,图示海岸处是地中海气候,不是沙漠气候,D错。
【小题4】读图可知,C处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交通便利,最易形成城市;AB两处地势较高,气温低,不适宜形成城市。
考点:主要的经纬线,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城市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下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管道输水、蒸发
B.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蒸发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小题2】下列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D.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①是社会循环,提供给城市的,应是跨流域调水。②是自然循环,进入城市地表水,应是地表径流。③是社会循环,由城市地表水进入用环节,应是管道输水。④是地表水转变成大气水,是蒸发。所以B对。
【小题2】人类对城市水循环有影响,结合图分析,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不会减少②地表径流,A错。大量开采地下水,可能因地下水位下降,导致④蒸发减少,B错。城市绿地建设,不会减少⑥水汽输送,可能大气湿度增加,C错。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下渗水量⑤,D对。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作主要包括水害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等。我国西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198mm,大部地区年雨量的70%~90%集中在5—10月,年雨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1)从农型持续发展的需要,概述西南地区水利工作的主要措施。(6分)
云南哀牢山争的哈尼梯田始建于2500年前,仅集中连片的梯田达上万亩,级数多达3000多级,2009年大旱中依靠其完善巧妙的灌溉系统保证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2)评价云南哈尼梯田的游览价值。(8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世界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