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A.当地时间22-23时 B.北京时间19-20时 C.当地时间21-22时 D.北京时间20-21时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甲为地球某日昼夜情况示意图,N为北极,S为南极,P为120°E经线和晨线的交点。图乙表示旗杆的日影(图中短粗线)朝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P点向北极点移动,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运动到赤道,即在夏至到秋分这段时间,此时北半球是夏季,不会出现极夜现象,所以A项不正确;因直射点向南运动,所以南半球的昼应该越来越长,日出时间应该不断提早,所以B不正确;直射点向赤道移动,出现极夜的范围应该越来越小,所以各经线上黑夜的纬度范围将不断缩小,故D也错误;旧金山位于120°W,属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此时夏季,气候炎热干燥,又因120°E此时在0—6点之间,而地方时与之相差8小时的旧金山,一定在白昼范围内,所以可以说艳阳高照,故C正确。
小题2:4月22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福建师大附中一定是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从日出到正午,太阳的方位由东北——正东——东南——正南,如图:9点10分太阳的位置离正午时正南的位置小于1/4昼长,即太阳此时在东南方向,因此旗杆影子朝向西北。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神州九号升空时,美国纽约(西五区)时间为(? )
A.6月16日5时37分
B.6月16日13时37分
C.6月17日7时37分
D.6月15日5时37分
小题2:从神州九号升空到返回期间,南昌市的昼夜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长
B.一直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小题3:航天员在太空漫步中,五星红旗能够“飘扬”起来的原因是(? )
A.风力
B.辐射
C.温差
D.失重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以卫星发射为背景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内容。
小题1:飞船升空时,北京时间为16日18时37分,西五区时间较东八区晚13个小时,故计算西五区时间。
小题2:从6月16日---6月29日,由于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北半球,但直射点向向北移,后向南移,说明南昌市的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小题3:太空中没有大气,但由于失重,故使五星红旗飘扬。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8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及A位置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乙图中用铅笔描粗晨线;在乙图右上角粗线上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2分)
(2)该日,Q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日落时直立物体的影子指向________。(2分)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2分)
(4)画出M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2分)
参考答案:
(1)图略(PM为晨线,MN为昏线;逆时针方向自转) (2分)
(2)18 东南 (2分)
(3)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发生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2分,回答全面得2分,其他得1分。)
(4)如下图。(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甲图中地球的公转方向,判断是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所以乙图中日照图是北极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根据晨线、昏线概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可以判断出PM为晨线,MN为昏线。
(2)结合前面分析,PM为晨线,结合图中的经线等份划分,判断Q地的日出时间是3点,然后可以计算出昼长为18小时。读图可知北半球是夏半年,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所以直立物体影子日落时朝向东南方向。
(3)读图分析,A位置时是夏至日,C位置时就是冬至日,所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发生极夜现象。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发生极昼现象。赤道上昼夜平分。
(4)M点位于北极圈上,一年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约47度,冬至日达到最小值,为0度。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23.5度,标出二分二至点,连线就可画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图。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和公转,1月初为近日点,7月初为远日点。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