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B.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C.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D.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出现7时59分60秒的特殊现象,说明北京时间为了与全球同步,这一天多用了一秒钟。说明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对慢了,A错、B对。根据材料,世界时和原子时是基于地球自转测得的时间,所以只能是自转运动,不会是公转运动,C、D错。
小题2:根据材料,此次调整时间是7月1日,前后一周内即6月23日至7月8日。期间,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但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北半球,北极圈内没有极夜现象,A、B错。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缩小,C错、D对。
小题3:由材料可知,此次调整时是北京时间是7月1日7时59分59秒,美国中部时间是西六区时间,可以计算出此时美国中部时间是6月30日17时59分59秒,此时北半球是夏半年,日落在18点后,所以可以看到夕阳西下,C对。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海口(20°N,110.3°E)为中心的太阳高度等值线图,数值代表太阳高度。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位于晨昏线上,且刚好有极昼现象出现的点是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相比较,正确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E.这一天①点比②点先见到日出
F.①点盛行西北风,③点气温年较差较大
G.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是②点
H.④点的自转线速度约等于②点的一半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加之太阳直射海口20°N,因此北半球高纬有极昼现象形成,故选B。
2.由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可反推,正午太阳高度之差等于纬度之差。因此①纬度在南纬40°-70°间,②南纬10°,③北纬50°,④北纬80°。由于②纬度较①低,昼较长,日出较早。纬度最高,一年中昼夜变化幅度最大,④的线速度不及②的一半。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中的等太阳高度线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如图为不同纬度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玫瑰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小题2:冬至日图中四地白昼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
A.①④③②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小题1:根据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判断,①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判断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②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0,判断该地为北极圈上;③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90°,判断位于北回归线;④在北半球冬半年,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为90°,判断该地位于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全球昼长越往南越长。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理环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