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颢。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
(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判断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1)66°34′N及其以北地区
原因:黄赤交角为23.5°,地球公转导致昼夜交替消失
(2)甲地: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西临大西洋,盛行西风,山脉走向与海岸线平行,迎风坡,暖流经过。
乙地:温带大陆性性气候,降水相对少,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大?背风坡,海域面积小,海洋水汽少
(3)冰川作用?流水作用?西部海岸曲折 多河流、湖泊广布,东部形成冰湖群,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多位于河流的中上游
(4)主要分布在波的尼亚湾沿岸地区
理由:主要城市分布在海湾沿岸地区;铁路和公路环绕海湾分布;众多河流的下游,地形平坦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给出相应的经纬线和区域轮廓用于空间定位,结合图例设置问题,考查相应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储备情况,题目灵活性,综合性强,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1)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是南北极圈内,根据图示区域,很容易找出66°34′N及其以北地区。
(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太阳辐射、下垫面状况、大气运动、洋流以及人类活动等,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对降水产生重要差异,大陆东岸和西岸明显不同,地形的高低会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甲地距离海洋近,大陆西岸,山脉走向与海岸线平行,位于迎风坡,降水量大,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度。同理,乙地背风坡,海域面积小,水汽含量少,降水少。
(3)该区域受第四纪冰川作用影响,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导致西部海岸曲折,东部冰湖广布。
(4)从图中交通线路及城市的分布很容易看出,人类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波的尼亚湾沿岸地区。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北美洲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北美洲虽临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D项印度洋可以排除),但三大洋对其水汽的供应多少有很大差别。北冰洋的冷空气冬季更可以长驱南下,但空气所含水汽少,湿度小,北美洲西部高大的山脉南北纵列,阻拦了太平洋湿润气流的深入,只影响山脉西侧的狭小部分。北美洲东部的山地比较低,对大西洋湿润气流的阻挡不显著,降水由大西洋沿岸向内陆逐渐减少,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图中a、b为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完成22—23题。

小题1:有关a、b两个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站面临的是太平洋
B.a站面临的是印度洋
C.b站是中山站
D.b站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洲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