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A.三江源地区 B.横断山及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 C.藏北高原和昆化山南麓 D.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船被广泛使用后,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系由早期的交通阻隔变成了便利的通道。
参考答案:对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对聚落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系稠密,在船未广泛使用之前,交通不便,聚落发展缓慢,船被广泛使用后,交通条件大为改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色人种是世界人数最多的人种,黄色人种居第二位
B.英语是世界上主要的语言之一,亦是最多人使用的语言
C.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印度人、阿拉伯人都属黑色人种
D.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西欧和中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白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占世界总人口的54%左右,黄色人种居第二位,A对。英语是世界上主要的语言之一,但不是最多人使用的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B错。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印度人、阿拉伯人都属白色人种,C错。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欧洲西部、亚洲东部和南部、北美洲东部,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两地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要从两地的气候特点分析,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不足是其制约因素;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不足是其制约因素,由于蒸发旺盛,当地不合理的灌溉引发土地盐碱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首先判断区域地理位置,明确自然特征后才能分析区域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其中气候影响作物的分布、产量、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影响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市场、交通、政策等。本题也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世界某著名海峡附近区域图,回答问题。(9分)
(1)若塔伊兹某日于世界标准时间14时30分日落,说明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
规律。(3分)
(2)说出图中海峡的名称,并简述其地理意义。(3分)
(3)分析图中A海域海水盐度高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北半球昼短夜长(1分);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由南向北昼逐渐缩短,夜
逐渐增长)(1分);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1分)。
(2)曼德海峡(1分);是沟通阿拉伯海与红海(地中海与阿拉伯海或印度洋)的海
上要道(1分);是世界重要的石油通道(1分)
(3)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小于蒸发量(1分);几乎没有淡水河流
入(1分);海区封闭度高,与外界海水交换量少(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农业生产活动与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