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有关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侧为温带常绿阔叶林带,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大致为400毫米等降水线的一部分,北部为半干旱地区
C.北侧农业类型主要为畜牧业,南侧主要为种植业
D.为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秦岭-淮河一线北侧应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A错误;大致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北部为半湿润区,B错误;北侧农业类型主要为旱地,南侧主要为水田,C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家住上海的王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浏览线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题:

四条浏览线路中,能得到图示地形剖面草图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中国网2012年12月11日新闻《俄对欧天然气供应渠道更独立》
近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意大利埃尼公司、法国电力公司、德国温特沙尔天然气公司的总裁们共同启动了南溪天然气管道工程的第一段管道焊接仪式,这标志着将俄罗斯天然气产地与欧洲市场对接的南溪管道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海底管道总长923公里,南溪管道穿越黑海海底后将在保加利亚上岸并分为两条支线,西北支线经过塞尔维亚、匈牙利、斯洛文尼亚至奥地利,西南支线经过希腊和地中海通往意大利。项目第一阶段将于201 5年12月试供气,2016年正式运营,实现向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匈矛利、意大利和克罗地亚等6国供气。整个项目将在20{8年完工并达到最大设计输气能力。

(1)简要归纳A、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8分)
(2)结合材料一和图,分析“南溪”管道施工困难的主要地理原因、(6分)
(3)B区域为我国西气东输的气源地,简述该工程产生的有利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平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以草原、荒漠为主;以内流河和内流湖(或咸水湖)为主,水资源短缺;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
(2)经过河流、山地和海底,地形复杂;线路长,(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质构造复杂;经过多国领土,需他国支持
(3)西部:推动西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调整西部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薪柴需求,缓解环境压力
东部:缓解能源紧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东部地区发挥优势发展经济(发展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推动(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大气质量。
本题解析:
(1)通过审题可知该题需比较两地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而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资源这几方面。然后读图可知A地处里海附近属于中亚,而B地在我国新疆,同属内陆干旱地区,结合上述答题方向即可得出答案。
(2)通过读材料一可知该管道要通过海底管道总长923公里同时还要经过多个国家,读图可知该管道还要穿越河流、山地等,故答案可从线路长、地形复杂、经过国家多等方面回答。
(3)通过审题可知该工程是“西气东输”,所以其有利影响应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方面回答;对于输出低西部而言,主要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基础设施完善等,而对于东部主要可以优化能源结构进而还可以改善大气质量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存在很大差别。据此完成(1)--(5)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在发展经济进行国土整治工作中,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是(? )
①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②合理进行排灌,防止土壤的盐碱化? ③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兴修水利,克服旱涝灾害? ④改良盐碱地、涝洼、沙荒地,使黄土地变成黑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 )
A.生长期长,雨热同期? B.平原广大,适于机耕
C.土壤比较肥沃? D.冬季风不能到达
(4)秦岭—淮河是我国(? )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产区的界线
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C.棉花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界线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5)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全年都可生长农作物,主要原因是(? )
A.1月平均气温>0 °C? B.7月平均气温≥25 ℃
C.湿润地区水分有余?D植被均为常绿阔叶林
参考答案:(1)B? (2)B? (3)A? (4)D? (5)A
本题解析: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和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我国800 mm年降水量等值线和一月份0 °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该线以北的年降水量小于800 mm,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暖温带和中温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既有冬小麦,也有春小麦。东北地区的典型植被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草甸草原为特色,华北为落叶阔叶林。该线以南的年降水量大于800 mm,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华中地区的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华南为热带季雨林。
(2)北方易发生盐碱化和水土流失、水旱灾害。
(3)熟制取决于气候条件,尤其是热量条件。
(4)冬、春小麦产区以长城为界,农、牧区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棉花在暖温带以至热带都有分布。
(5)日均温>0 °C时作物才可能正常生长。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反映的是黄河河口地区不同时段在黄河泥沙淤积作用和海洋潮流作用共同影响下,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第1题。

1.1986年5月至1996年10月期间
A.河口陆地总面积逐年递增
B.黄河三角洲推进距离及速度呈加快趋势
C.1990年1月以前以淤积为主,以后以侵蚀为主
D.年净增面积最多的时段为1995.3~1996.1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图,由题可知A、B、D都明显不符合图中含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