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世界产业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多用“朝阳产业”取代“夕阳产业”,形成新的工业基地
B.发展中国家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起飞
C.在产业转移中,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的恶性开采,发达国家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D.产业转移可能伴随污染转嫁和人口迁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国内外产业转移发生发展的现实看,产业转入区产业结构,随着转出区域产业结构变化,沿着自然资源密集、普通劳动密集、技能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和知识密集的方向升级,产业转移也从以普遗劳动密集产业为内容,逐步向着以技能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和知识密集为内容的方向演化。产业转移往拄是由经济发达区域指向欠发达区域。?即用“朝阳产业”取代“夕阳产业”,A是正确的。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是发展机遇,但不会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起飞,B错误。从产业转移的产业升级过程看,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的恶性开采,发达国家则因产业升级,环境好转,实现可持续发展,C正确。随着资源密集、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入,环境污染会加重,人口也会有相应迁移,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判断图甲地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R河汛期出现的时间是_______?_(季节),原因是什么?
(3)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不同角度分析,图乙中利用沼泽地的方式有何利弊,
试分析说明。
(4)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开发利用沼泽地?
参考答案:(1)三江平原? (2)春季和夏季 东北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降水多,
形成夏汛。? (3)从经济效益上看,因地制宜地开发沼泽和种植、养殖,增加了经
济收入;从环境效益上看,沼泽地的开发,破坏了湿地系统,其功能遭到破坏,生态
环境恶化。? (4)应退耕还林还湿地,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业、水产养殖业及特色农业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甲为我国三江平原。(2)东北地区受春季积雪融水和夏季降水的影响,形成春汛和夏汛。(3)图示沼泽地的开发从经济角度而言,发展了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但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导致生态恶化,故沼泽地的生态功能大大降低。(4)开发利用沼泽地应以保护湿地为前提,考虑沼泽地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如发展生态旅游、水产养殖、生物制药等即保护沼泽,又获得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0年5月,兰州大学教授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将“线”还原成“带”。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将中国南北分界由“线”还原成“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