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六)
A.旅游费用 B.交通条件 C.身体状况 D.旅游观光地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小题4: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活动。
小题1:根据每人的旅游费用不足一千元,说明他们的旅游点选择不能离南昌太远。故选C项。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
小题3:结合材料反映该次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观光游览,属于娱乐消遣;
小题4:游客是旅游景区的主体。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旅游活动既可以满足人类自身需求,同时可扩大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西双版纳地区,很多宾馆、旅社、摊点的服务人员讲英语,主要说明
A.英语是国际工作语言
B.旅游活动可以扩大文化交流
C.傣族人偏爱英语
D.西南地区靠近印度,受英语扩散影响
小题2:近三年来,云南把旅游业作为立省之本,这表明
A.旅游活动可扩大文化交流
B.旅游活动可改变民族构成
C.旅游活动可促进经济发展
D.旅游活动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小题3: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条件不便
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
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
D.游客量不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旅游业促进文化发展
作用
表现
原?因
满足精神
文化需求
利用闲暇时间休养生息,恢复脑力和体力
旅游活动是超出人类生存需要和基本发展需要的高级消费形式
扩大知识视野,体验和了解异地的文化,丰富精神生活
增进对旅游地的了解,增加生活阅历,提高文化素质
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
扩大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强化了民族的认同感
旅游业具有涉外性特点,旅游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
民间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重新得到开发和恢复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重新得到发展
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重新受到重视和发掘
濒临湮灭的历史建筑重新得到修缮与管理
西双版纳地区,很多宾馆、旅社、摊点的服务人员讲英语,主要说明旅游活动可以扩大文化交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
作用
表现
增加外汇收入,
回笼货币资金
①发展国际旅游,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②发展国内旅游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拓宽货币回笼渠道,加快货币回笼速度,促进市场的繁荣与稳定
增加经济收入,
缩小地区差异
有利于刺激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②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可以得到发达地区的“经济注入”,有利于缩小地区差别
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①带动饭店、餐饮、娱乐、交通运输、通讯、房地产、商贸、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和旅游教育等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②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主要原因是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目的是为了保护旅游资源。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名胜古迹全部位于北京的一组是
A.明清故宫、明孝陵、天坛
B.颐和园、明十三陵、八达岭长城
C.平遥古城、天坛、中山陵
D.天坛、黄帝陵、天安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明孝陵位于南京;错误。C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山陵位于南京;错误。D项位于陕西省;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
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一些传统民居备受青睐。这些民居建筑结构,往往体现了当地的环境特点与地域文化。读西南某河谷地带的民居(碉楼)示意图,回答闻题。
(1)简要说明图示碉楼二层用于生活和居家的原因。
(2)简述为保护该旅游资源应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
(1)避免禽兽、蚊虫袭扰,通风与湿度适宜,上下活动方便。(6分)
(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维修和管理。(4分)
本题解析:
(1)传统民居往往体现了当地的环境特点,这就要根据环境来分析民居。西南地区气候湿热,蛇虫蚂蚁、野禽兽多,看图中碉楼的结构,下层是蓄栏,中间住人,这样有利于避免禽兽、蚊虫袭扰,通风与湿度适宜。
(2)保护该旅游资源要考虑景区的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加强维修和管理。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30分)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黄山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也是全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两顶世界桂冠的景区。
材料二?黄山位置图
材料三?黄山上无较为宽敞的平地,生活设施较少,环境承载量较小,生活用品多靠人力从山下挑上来。每逢旅游旺季,众多游客涌到山上,食宿不便。这既容易对风景产生破坏,又影响游客旅游目的的实现。
材料四?某年黄山游客来源地及比例表:
(1)黄山属于?旅游资源,观赏的最佳季节为?,其主要具有?价值和?价值。
(2)黄山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名胜区,其游览价值高的原因是什么?
(3) 从游客来源地的比例来看,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
(4)旅客在黄山旅游时易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5)简述制约黄山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如果要促进黄山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当地的政府部门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
(5)制约因素:地方经济欠发达;(2分)景区地形陡,黄山上缺少较为宽敞的平地,游览不便;(2分)生括设施较少,地区接待能力小;(2分)环境承载量较小。(2分)
措施:增加黄山地区的基础实施建设,提高黄山的旅游接待能力;(2分)加强环境管理,保护黄山地区的自然环境。(2分)
本题解析:
(1)黄山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景观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所以观赏的最佳季节为夏季,其主要具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2)回答游览价值高应从黄山旅游资源丰富,有独特的“四绝”,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附近有歙县、屯溪、九华山等景区,旅游资源的类型组合好方面进行分析。
(3)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游客主要来自于经济发达地区,或者是距离较近的地区。
(4)旅客在黄山旅游时易产生环境问题有环境污染;对动植物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等。
(5)根据材料三判断制约因素有:地方经济欠发达;景区地形陡,黄山上缺少较为宽敞的平地,游览不便;生括设施较少,地区接待能力小;环境承载量较小。应采取的措施有增加黄山地区的基础实施建设,提高黄山的旅游接待能力;加强环境管理,保护黄山地区的自然环境。等
点评: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借助于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的应能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评价等。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状况进行合理规划。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人口迁移与人口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