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目前,北京市已开始实行“农社对接”试点,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蔬菜进入社区销售,便于居民在家门口买到便宜、新鲜的蔬菜。据此完成问题。1.居民能在家门口买到便宜、新鲜的蔬菜主要是因为
①市场需求变化?②国家政策支持?③交通条件改善?④自然环境改变2.试点“农社对接”的社区适宜选择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E.西单商业区
F.中关村科技园区
G.望京居住区
H.永定河文化休闲区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和产业联系。
1.蔬菜的保鲜期短,居民能在家门口购买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北京“农社对接”的政策。
2.“农社对接”的社区为居住区。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东欧和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

1.图11沿线植物和农业带分布规律的形成基础是2.上图分布示意图与右图中甲~丁四线所经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A.水分
B.热量
C.光照
D.海拔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是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结果,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根据图示丁表示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甲、乙、丙表示的都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但能体现左图中荒漠、草原带的只有乙。
考点: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主要抓住图示苔原带—针叶林带—混交林带的分布判断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结合图示自然带的局部分布特征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区位上你认为选择下图中的哪一个地点最合适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能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原料分选利用水平也在提高,但每冶炼1吨钢所需煤炭运量远小于铁矿石,故在乙地经济效益最佳。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近年来,在b处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初期市中心吸引工业集聚的优势是2.有关该地工业结构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市场和交通
B.资源和市场
C.市场和科技
D.资源和能源
E.传统工业萎缩,因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挤占工业区
F.传统工业需要大量工业用水,所以逐渐靠近水源
G.交通和科技的进步带动该地高新技术的发展
H.高新技术工业区远离河流,是因为高新技术工业不需要太多水源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城市初期市中心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对工业的吸引力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传统工业对城市污染大,逐渐布局在城市外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和高速公路的发展。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两组国家劳动力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所占比例图,回答问题。
1.下列对Ⅰ、Ⅱ两组国家及其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2.关于Ⅰ、Ⅱ两组国家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组国家代表北方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
B.Ⅱ组国家代表北方国家,主要分布在亚非拉地区
C.Ⅰ组国家代表南方国家,主要分布在亚非拉地区
D.Ⅱ组国家代表南方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
E.Ⅰ组国家农业、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
F.Ⅱ组国家农业、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
G.Ⅰ组国家工业、服务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
H.Ⅱ组国家工业、服务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能看出,Ⅰ组国家服务业所占比重超过50%,而Ⅱ组国家农业所占比重超过 60%,根据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的发展现状,可判断,Ⅰ组国家是发达国家,Ⅱ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