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分析完成1~2题。

1.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北工业区的吸引②美国的南北战争③环境因素④新兴产业的吸引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与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 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下图并回答1~2题。

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

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构成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2.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
[? ]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18分)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1)写出该区域中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的两个省区A________、B________(写简称)。(4分)
(2)图中显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____________,从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入手,试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3)分析图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4分)
(4)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__(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1)湘?赣
(2)广东省?气候宜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人口的环境容量大。
(3)①地区间收入差距(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③户籍制度的改革。
(4)变小?①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人口容量变大(或理论承载密度变大);②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
本题解析:(1)直接根据图示的省区分布判断,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包括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9省区,在图示区域有分布的只有湘、赣两省。(2)直接根据图例“部分省区的人口承担状况”分析人口承担稀疏越低,人口负担越轻。(3)图示区域人口主要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即有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迁移,故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该地区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4)通过区域经济合作,该地区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将输出劳动力,或通过区域的资源开发,理论人口容量将变大,则人口承载状况将变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②掌握人口承载状况的判断依据;③掌握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和原因;④掌握区域合作对区域理论人口容量和实际人口数量的影响,进而判断对人口承载状况的影响。注意推理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
A.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
D.迁入区优美的环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最经常的因素,即较高的工资水平等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目前经济因素对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因为
? ①城市化进程?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 ③城市有优美的环境? 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