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A.五月 B.六月 C.七月 D.八月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部分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区的关系图,回答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N区域属于暖温带的干旱地区,多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其干旱的主要原因是距海远,加上地势的阻隔,水汽难以到达。故选B
小题2::深秋时节“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说明出发地为落叶阔叶林,“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说明火车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到达了常绿阔叶林地带。从表中不难看出F地是属于暖温带的半干旱地区,其植被应该是草原地带,不是落叶阔叶林所在区域,故排除选项A B;H为热带的半湿润地区,在我国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区域,故选项C也被排除。选D。从G为亚热带的半湿润地区(甘肃的东南部)(落叶阔叶林)出发,向南经过秦岭北侧到达秦岭的南侧就进入了B亚热带的半湿润地区(常绿阔叶林地带)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要通过表格提供的信息,确定不同字母所代表的区域,并且要熟悉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试题属于中等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小题2: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法国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三角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1点的钢铁工业、第三产业、化学工业的数值分别为:65%、15%、20%,2点的钢铁工业、第三产业、化学工业的数值分别为:39%、31%、30%,因此可得出D正确。
小题2: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是因为海边有便于工作利的水运条件,可以降低原料、燃料的运费,故选B。
点评:本题组以三角形统计图为材料,要求学生掌握三角形统计图的解读,然后再用数据知识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安徽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工业基础较雄厚,其皖江(长江的安徽段)城市带被列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家级示范区。回答问题。(共17分)
(1)读图16,指出该省的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5分)
(2)该省2007年的洪涝具有代表性。分析该省洪涝灾害频繁且灾情严重的原因。(6分)
(3)图18中最能反映图17(芜湖市用地示意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曲线是?。
(4)江苏某酿造厂计划迁至图17中的丙地区。评价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5分)沿河流分布,位于海拔200米以下(平原或河谷地区)。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
(2)(共6分,最后一点必答)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锋面控制时间长,降水多;水系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口稠密(或城市集中),工农业较发达。
(3)(2分)d?
(4)(共4分)合理;最小风频上风向,大气污染小;水陆交通便利(长江水运、铁路交通便利);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城市主要沿河分布。其区位因素从地形、水源、交通等方面分析。
(2)安徽的洪涝灾害从季风影响降水的特征、地形、流域面积等方面分析。灾情严重的原因从人口、经济水平等方面分析。
(3)本题考查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因素距市中心的距离;一是交通的便捷程度。
(4)工业的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从经济因素、环境因素方面。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①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乙图中的②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
(2)②地所在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其迁移方向是________,迁移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P城所在区域是世界最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春去春又回”的景象,即早期在丰富的________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后因耗能高、运输量大和污染严重而出现衰落,现因政府采取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措施又“重震雄威”。
(4)丙图中的Ⅰ、Ⅱ两人口变化曲线,能反映乙图P城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______线,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参考答案:
(1)水稻种植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人口多,需求量大等?商品谷物农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等
(2)由东北向西部和南部?有丰富的新资源;新兴工业的兴起;空气清新、气候温暖
(3)煤炭?调整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美化环境等
(4)Ⅰ?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地价上升等。
本题解析: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综合特征。
(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甲图为世界主要的水稻种植业区,乙图为美国主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
(2)由于西部和南部地区的开发,以及新兴工业的兴起,加之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美国的人口大量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迁往西部、南部的“阳光地带”。
(3)传统工业区一般是依靠煤铁资源发展起来的,后通过调整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美化环境等措施振兴的。
(4)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很多,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所以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人口增长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