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下图是某海域表面水温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30℃的区域南北最宽约
[? ]
? A、2090千米
? B、1540千米
? C、870千米
? D、560千米
(2)图示甲地易形成哪一种天气系统?请你评价此天气系统对海南岛的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热带气旋(低压或台风)
? 有利:带来丰沛的降水(缓解旱情);降温。
? 不利:强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四个地区中日温差最小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故海洋的昼夜温差较陆地小;由于大气的热力作用,白天阴天多云,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而晚上多云,则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故阴天昼夜温差较晴天小,故海洋上的阴天昼夜温差最小。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影响,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地区4城市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的年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4城市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2.5月份,丙地日照时数大于丁地的主要原因是
A.丙甲乙丁
B.乙丙丁甲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E.太阳辐射强度大
F.正午太阳高度大
G.受低气压控制
H.白昼时间长且多晴天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四城市降水量判断纬度高低,我国降水量的分布特征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北方纬度高,降水少,降水量由少到多排序为丙甲乙丁。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5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且5月份雨带登陆华南地区,华南地区阴雨天气多,北方晴天多。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某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18分)

(1)图中A、B、C三支洋流的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其中A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2)图示范围内由甲处自南向北(不包括甲),陆地自然带依次是?、?、?,自然带的这种地域分布规律是以?为基础的。
(3)图中乙海岸地区多?等地质灾害。
(4)图中甲地所在国家的东北部地区是本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请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1)C、B、A?(2分)有增温增湿的作用(2分)?
(2)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分)?亚寒带针叶林带(2分)?苔原带(2分)?热量(2分)
(3)火山、地震 (2分)?
(4)该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附近阿巴拉契亚山区有丰富的煤矿,五大湖西部有大量的铁矿石,自然资源丰富;大西洋沿岸有许多优良港湾,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便利,交通发达。(4分,1点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此图为北美洲图,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C洋流水温最高,A洋流水温最低,由高到低的排序为C、B、A。A洋流流向由低纬流向高纬,所以为暖流,暖流对沿岸的气候影响是增温、增湿。
(2)由甲处自南向北陆地自然带的更替为: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这种自然的南北更替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是有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宜的基础是热量。
(3)乙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的地震火山带,所以多地震、火山地质灾害。
(4)美国东北部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附近阿巴拉契亚山区有丰富的煤矿,五大湖西部有大量的铁矿石,自然资源丰富;大西洋沿岸有许多优良港湾,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便利,交通发达。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多,但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

小题1: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利用盛行风在甲、丙、丁三地之间往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利用东北风,从甲经丙到达丁地
B.夏季,利用西南风,从丁经丙返回甲地
C.冬季,利用西南风,从甲经丙到达丁地
D.冬季,利用东北风,从丁经丙返回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