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八)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少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甲时期→丁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回答1—2题。(甲时期→丁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 参考答案:1、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示意2014年8月24日南京市城区两个监测点地表短时流量监测数据统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12时以后降水开始增多,所以对暑热程度有缓解作用A正确;降水最多的时刻两个监测点地表短时流量并没有达到最大值,而是稍稍滞后于降水量,说明两者不同步,B错误;长江流域6月份出现梅雨季节,据题干中的时间8月24日不是梅雨季节,C错误;甲地监测点监测到的地表短时流量比乙流量大,说明且峰值出现比乙地早,说明甲地调蓄作用差,植被覆盖率应比乙地低,D错误。
【小题2】据监测到的流量多少及变化可以为城市的防洪提供参考。而对分析大气湿度、回收雨水、提供气象预报关系不大,故C正确。
考点:考查城市雨涝问题,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如图是沿P地(40°N,116°30′E)和Q地(30°N,120°15′E)所作的一幅地形剖面图,图中河流R1、R2、R3、R4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占全国年径流量的0.8%、2.1%、1.8%和37%。读图回答题。
1.图中R1、R2、R3、R4四条河流的名称分别是2.对以上河流的整治工作,首要任务都是
A.黄河、钱塘江、长江、珠江
B.松花江、黄河、海河、长江
C.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D.黄河、淮河、长江、珠江
E.发电
F.防洪
G.灌溉
H.航运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通过P地到Q地的地形剖面图结合经纬位置及年径流量的比例,可判断出R1、R2、R3、R4的河流名称。
2.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都处于东部季风区,降水集中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加之地势低平,河道排水不畅易出现洪水。河流的整治工作,首要任务都是防洪。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开发利用方向等问题。掌握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即可作答。另外,本类题目还可借助流域局部地形图、土地利用状况图、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基本信息考查流域的地理特征与流域的综合开发等知识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27日正式通水。该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若图中甲处植被遭受破坏,则水循环各环节中
A.地表径流总量会减少
B.地下径流总量会减少
C.下渗将会增加
D.植物蒸腾作用将会增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水循环的原理可知,图中①-④分别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南水北调工程将我国南方的河流水(地表径流)调入北方地区,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环节的影响。
【小题2】植物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甲处植被被破坏,导致其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水迅速汇入河流,下渗水量减少,地下径流总量减少。
考点: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自然环境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