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所示信息可以看出,P处气温明显低于周围地区的气温,而且等温线形状比较规则呈椭圆形,所以不可能是“受洋流的影响”或“人类活动的影响”所致。根据近地面的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规律“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选B。
【小题2】从图中信息可议判知,③处的海深线最密集,海水深度大,海岸坡度大,适宜建设港口码头,适宜大型船只出入。故选C。
考点:影响气温的因素和港口的建设条件。
点评:本题属于一道基础题目,难度较小,学生不难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某日天气形势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A、B、C、D四地,按照气流运动状况属于气旋的有____和____;按照气压分布状况属于高压中心的有____和____;可能是阴雨天气的为____和____两地。
(2)图中E地的风向是____风。E地与F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北京地区在锋面M到来前,天气状况为________;锋面到来时,北京地区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锋面过去后,北京地区的天气状况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C;A;D;B;C
(2)西北(偏北);E;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强
(3)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降温,阴雨,有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依次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
【小题2】与图中丁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是
A.长沙
B.广州
C.太原
D.福州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图注意图示坐标数值,在地区终年降水量少,而可能蒸发量远大于实际蒸发量判断,该地区夏季气温较高,而地表水少,故判断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图该地区终年少雨,且实际蒸发量和可能蒸发量一致,蒸发量小且都只集中于夏季,判断冬半年寒冷,故判断为极地气候;丙地降水量丰富,且降水量集中于夏季,雨季较长;蒸发量夏季大于冬季,故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丁图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雨季较短,蒸发量较小且冬季基本没有蒸发量,判断冬季气候寒冷,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判断丁为温带季风气候;长沙、广州、福州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太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和分布。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能抓住图示的降水量、蒸发量特征判断气候类型,并掌握我国的气候类型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某区域等压面垂直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近地面A、B两处气温较低的是 。
(2)、A、B、A′、B′四处中,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3)、a、b、c、d四个等压面中,气压最高的是 。
(4)、A、B两地中易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
(5)、若此环流为夏季风环流,则A、B两处中 处为海洋,, 处为大陆。
(6)、若此环流为北半球低纬大气环流,则A为 气压带,箭头AB为 风带。
参考答案:(1)、近地面A、B两处气温较低的是 A 。
(2)、A、B、A′、B′四处中,气压最高的是 A ,气压最低的是 A′ 。
(3)、a、b、c、d四个等压面中,气压最高的是 a 。
(4)、A、B两地中易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B ,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A 。
(5)、若此环流为夏季风环流,则A、B两处中 A 处为海洋,, B 处为大陆。
(6)、若此环流为北半球低纬大气环流,则A为 副热带高 气压带,箭头AB为
东北信 风带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和等压面。(1)图示气温较低的地方应盛行下沉气流。(2)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近地面的气压,根据水平气流方向判断A高于B。高空气流由B’流向A’,说明气压最低的为A’。(3)垂直方向上,越往下气压越高。(4)图示B处盛行上升气流,故容易成云致雨。A处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5)图示B处盛行上升气流,判断气温较A处高,若为夏季环流,判断B为气温较高的陆地;A为气温较低的海洋。(6)若为低纬环流,则盛行上升气流的B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的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箭头AB为低纬的东北信风。
点评:难度一般,适宜会考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6分):
材料一:“模式图”
材料二:世界地图
材料三: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材料一中“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性。(2分)
(2)从材料一“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甲地位于 (风带),D地在 和
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 带。在“洋流分布模式图”中e处洋流对“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的E处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12分)
(3)材料二中①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引起自然带⑥-⑦—⑧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是 。(6分)
(4)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材料三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与伦敦气候相符的是 (填代号),结合材料一可知该气候的成因是 。(4分)
(5)材料三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表示材料一中④地的是 (填代号)(2分)
材料三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B图所示的气候下所发育的典型植被是 。(2分)
参考答案:
(1)整体(2分)
(2)东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增温增湿(10分)
(3)热带雨林带 从赤道到两极(或纬度地带性) 水分(6分)
(4)C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4分)
(5)A (2分)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分)
本题解析:
(1)材料一中“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从材料一“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甲地位于东北信风带;D地位于30°N—40°N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作用下形成地中海气候;E处位于中高纬度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3)材料二中①地自然带的名称是热带雨林带;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或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自然带⑥-⑦—⑧的更替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
(4)伦敦位于40°N—60°N大陆的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判断的三步骤,对应的是材料三中的C。
(5)④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根据气候类型判断的三步骤,对应的是A;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考点:主要考查了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气候类型的判断、自然带的分布等相关知识,综合性强。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