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自然灾害与防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台风一般出现在冬春季节 B.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C.台风主要形成于热带高压地区 D.台风是不能预报和监测的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北京时间2007年6月3日5时34分56秒,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北纬23.0,东经101.1) 发生6.4级地震,震中在宁洱县城老城区,震源深度仅为5公里。震中位于宁洱县同心镇,距离普洱市二十七公里。目前,地震造成灾区断水断电,农村房屋普遍倒塌,移动通信信号中断。普洱通往宁洱县的交通中断,滚石随处可见,公路已变形成台阶状。读材料和图,完成10-13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六大板块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板块生长边界处出现裂谷、海岭,板块消亡边界出现高山、海沟。云南是我国的地震多发省份,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题目叙述:震中在宁洱县城老城区,震源深度仅为5公里。所以这次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大的原因有震源浅和震中及附近人口密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滚石随处可见,公路已变形成台阶状”反映了同时引发的灾害有岩崩、滑坡。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4:“公路已变形成台阶状”反映了岩层发生了断裂。台阶状主要为拉张断裂。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亚洲多发水旱、台风和地震灾害,而欧洲以低温冷害为主,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
[? ]
A.广泛性
B.不重复性
C.区域性
D.严重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问题。
小题1: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A.地震、洪涝、台风
B.台风、暴雨
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
D.海啸、风暴潮、干旱
小题2:一个时期以来,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因是
A.寒潮灾害频繁
B.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漠
C.季风环流改变
D.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象灾害。
小题1:地震、滑坡属于地质灾害,海啸、风暴潮为水文灾害。每年春夏的强对流天气带来的暴雨、洪涝灾害和7~9月的台风灾害是广东常见的气象灾害;低温冷害、干旱、生物灾害等也常有发生。
小题2:广东属人口和经济密集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迁入较多,虽防灾能力有所加强,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却在加大。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4分)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根据以上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⑴地震发生时,处于震中海面上的轮船上的乘客?
A.只感觉到上下颠簸
B.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左右晃动
C.只感觉到左右晃动
D.先感觉到左右晃动,后感觉到上下颠簸
⑵中国救援队到达灾区后,看到的以下情形,哪些是真实的?
A.去印尼的救援队说灾民们饥寒交迫,蜷缩在凌厉的寒风里?
B. 去泰国的救援队说看到许多着黄色佛袍的僧侣
C.去马尔代夫的救援队说这儿地势低平,有许多的岛礁
D.去印度东部沿海的救援队说这儿雨水太多,经常阴雨连绵
⑶受本次海啸袭击严重的印度东部沿海(图中字母C一带)农业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⑷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经常遭受飓风、海啸和风暴潮的袭击,请简要说明其自然原因。
人类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
⑸中国与A、B半岛上的国家开展经济合作时,提出了合作建设泛亚铁路和合作开发澜沧江流域的意向或方案,请根据所学有关地理知识在建设泛亚铁路和开发澜沧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
参考答案:
⑴A (1分)?⑵BC(2分)?⑶水稻种植业(1分)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3分)。
⑷处于板块交界处,海洋底火山、地震频繁,这些地质灾害经常产生海啸;夏季风(西南季风)的影响;孟加拉湾为向南敞开的喇叭形海湾(3分)。加强火山、地震的监测预报;利用气象卫星加强气象预报;建立气象灾害、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2分)。
⑸在建设泛亚铁路和开发澜沧江时,应注意该区域为地质灾害多发区,要注意防止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危害,注意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好生态环境(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旅游资源的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