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右图为“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题。
1.造成M、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拔高低?②冬季风的影响强度?
③水流速度?④纬度位置2.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E.热量条件
F.土壤条件
G.降水条件
H.光照条件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M、P位于同一纬度,所以纬度位置不是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原因;M地位于嫩江支流,P地位于松花江沿岸,M地比P地海拔高,气温低,封冻日数应该长,但实际情况是P地封冻日数更长,故海拔高低也不是影响两地封冻日数差异的原因;M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的背风坡,水流速度快不易结冰,而P地位于松花江沿岸平原,水流速度缓,且易受冬季风影响,结冰期较长,故②③正确。
2.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由于所处纬度高,故热量不足是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地理位置和影响河流冰冻条件的主要因素分析,并结合经纬度定位和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分析即可,注意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下图为等值线示意图,数值大小为a>b>c,分析回答下列各小题。(26分)

(1)若该图为等高线图,则甲、丙连线处的地形为?,乙处的气温、气压都比甲处要?(高或低),原因是?。
(2)若该图为海平面等压线图,在此天气系统控制下,该地一般为?天气。
(3)若该图为近地面垂直方向等压面示意图,则该处地面温度比其周围地区要?(冷或热),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为?(上升或下沉),在此天气系统控制下,该地一般为?天气。
(4)若该图为7月海平面等温线图,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影响看,图示地区应为_______(半球)的?(大陆或海洋)
(5)若该图为由地形、地势所致的等温线图,则该地区的地形应为?。
(6)若该图为某地对流层内高空气温垂直方向分布图,则等温线弯曲处的气温比其同一水平面上的周围地区要?(高或低);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的周围地区要?(高或低)。
(7)若该图为某次地震的等震线图,则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震级大小关系是?。
参考答案:(1)山脊;?低;?乙处海拔高 ?(2)晴朗
(3)低(冷);?下沉;?晴朗?(4)北?大陆
(5)山谷(谷地) ?(6)高;?高 ?(7)相同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a是25℃,b是20℃,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a、b两条等温线温度差异及b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①太阳辐射?②地形?③降水?④洋流?⑤大气环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