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30°。据此回答问题。
1.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2.若∠AOC=45°,当C点为7月7日7时,且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
A.A、B两点线速度相等
B.A、B两点季节相同
C.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
D.A、B两点地方时相同
E.A点为7月7日10时
F.A点为7月6日4时
G.B点为7月7日10时
H.B点为7月6日4时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除南北两极外,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图示AB两地南北半球不同,故季节不同,而纬度数相同,故自转线速度相等;而由于所在经度不同,故地方时不同。
2.C点位于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地方时为7月7日7时,而A点位于C点以东45°,故地方时较C点早3个小时,故地方时为7日10时;B点与C点在同一经线上,故地方时相同,故选A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和地方时计算。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和地方时计算的基本方法。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若某地某日昼长为14小时,该地的日落时间应是
A.5时
B.7时
C.19时
D.21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白昼以12点对称。每半天是7小时,日落是19时。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我国某校地理活动小组做了测定该校所在地经度的实验:除秋分日的某一晴天,在平坦的地面垂直竖立一标杆。以标杆所插点为圆心画一半圆,半径要保持略短于杆影长。上午9时,当标杆的影端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A点。下午3时,当标杆的影端又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B点。将A、B两点连成直线,取其中点C,将中点与圆心连成直线OC。秋分日这一天,记录当标杆的影子与直线OC重合的时刻,此时刻北京时间为11时40分。
1.如果在图中标出东、南、西、北4个方向,右方应标2.当地的经度为3.如果你是一次海难的幸存者,独自一人在一个没有马达的小船上,离你最近的陆地有好几天路程。下列事物中只能选择一样帮助你生存下去。你选择
A.东
B.南
C.西
D.北
E.115°E
F.120°E
G.125°E
H.130°E
I.两升水
G.地图
两升汽油
指南针
参考答案:1. A
2. C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
1.根据秋分日昼夜平分,日出正东方向,日落正西方向,图示右侧应表示日落时的日影方向,根据日落正西判断为日落时的日影方向为正东。
2.秋分日这一天,记录当标杆的影子与直线OC重合的时刻(此时当地时间应为正午12时),此时刻北京时间为11时40分;根据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早20分钟,计算当地经度为125°E;选C项。
3.因为茫茫大海中,只有让别人看到你,你才可能获救。小船和人都太渺小,浮在水面上的一大片汽油却会散开并反光,从数英里外的高空,甚至从卫星上都可以被看到。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中GH⊥PQ,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则角②的度数是2.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下列变化可信的
A.23°26′
B.46°52′
C.66°34′
D.不能确定
E.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F.全球极昼范围扩大
G.春节时北京均温升高
H.里约热内卢气温的年际变化增大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这一信息,可以把MN平面看成黄道平面,角②即为黄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大小为66°34′。
2.根据“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这一信息,可以得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永远在赤道上,那么即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大大缩小,一地的气温年变化变小。春节时按一般情况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的气温低,若直射点在赤道的话,北京的气温会升高。
考点:该题考查 黄赤交角。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A.世界各地均不相同
B.两极最快,赤道最慢
C.赤道处最大,往两极逐渐减小
D.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各地均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球本体绕通过其质心的旋转轴自西向东旋转的角速度,一般用ω表示,除极点为0外,其速度为十二分之一π(180度对应的弧度)弧度每小时.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