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3/4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图示太阳直射H点时(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30°N附近海平面某月气压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300N,600-900E)附近,为印度半岛,当印度半岛出现低压中心时为北半球夏季,北京日出为东北方向,A错;天山牧民在山坡森带以上夏季牧场放牧,B错;澳大利亚为夏季,为高压中心控制,受地转发偏向力影响北部盛行东南风,C对;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慢(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小题2:(300N ,300E)为埃及尼罗河河口地区,地中海气候(与热带沙漠气候交界)受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交替影响,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300N ,1200E)杭州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个是三圈环游一个为季风环游,大气环游不同,D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黄赤夹角和地球五带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黄赤夹角目前的度数是
A.23026,
B.66034,
C.00
D.900
小题2:热带的范围在
A.极圈到极点之间
B.极圈到回归线之间
C.南北回归线之间
D.南北极圈之间
小题3: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
小题4:下列纬度既无阳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A.10°N
B.36°S
C.68°N
D.70°S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于地轴与黄道面成66°34"夹角,故黄赤交角为23°26"。
小题2:热带为有太阳直射的范围,即回归线之间。
小题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主要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黄赤交角的度数有关。
小题4:有太阳直射的范围为23°26"S--23°26"N;有极昼极夜的范围为66°34"--90°;故36°S即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黄赤交角的存在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和五带的划分。难度低。本题还可考查黄赤交角度数的变化对五带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作图)在图中用阴影表示出黑夜。此图表示以?(南或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月______日前后的阳光照射图。E点此时是?点钟。D点此时_______点钟。B点此时为?点钟。北京时间为?点钟。
(3)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__现象。
(4)此时以?和________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两天。
参考答案:
小题1:略?南
小题2:12? 22? 12? 18? 15? 23
小题3:极夜
小题4:135°?E? 180
本题解析:
小题1:晨昏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图示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判断为南半球。
小题2:图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图示E点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故地方时为12时。图示D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故时间为18时。利用自转方向和E点的时间,B点位于E点以东45°,故判断B点时间为15时。结合B点的经度为0°,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还是,较0°经线的地方时早8个小时,故北京时间为23时。
小题3: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故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小题4:分界两个日期的经线为180°经线和0时,可利用0°经线为15时,计算0时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35°E。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 自转方向、晨昏线分布特征等基本信息,判断节气、12点的经线、极昼极夜分布等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水的运动》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