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消费水平越高,人均消费的资源越多,则环境人口容量越小,两者呈负相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人口数量增长必然导致环境恶化
B.人口数量增长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C.发达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发展中国家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逐渐减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口数量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使生活排污量增加,同时,人口数量增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但不能把人口数量增长看做是环境污染和恶化的唯一原因,因为环境恶化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重视保护环境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所造成的各种直接或间接影响。发达国家生产规模大,生活消费水平高,资源、能源消费量大,人均二氧化碳等废弃物排放量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人类对环境的作用也日益明显。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B.消费水平越高,人均所需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C.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D.地域越开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其中资源、科技、对外开放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性;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性。所以正确的是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1—2题。

1、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6000、45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 ]
A.耕地
B.森林
C.淡水
D.矿产
2、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福建—耕地资源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我国2000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起上述规律的原因包括_______。(填序号)
①自然条件②社会经济③宗教④人口总量
(3)上述分布规律与我国的人口密度规律呈现出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现象揭示了我们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的标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2)①②
(3)相反(负相关、相背离等)。
(4)人口数量与分布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