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运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A.东北风 B.南风 C.西风 D.北风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500百帕等压面M处向上凸,N处向下凹,故与M点同高度的地点应在N点的上方,N点的气压低于该点。
【小题2】P点空气应由M地流向N地,因为是高空风,几乎不受摩擦力影响,其最终风向应平行于等压线,又因为是北半球,故风向应垂直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即为北风。
考点:影响气压的因素及风向的判断
点评:由于地面受热不均,水平方向上气压会不同,是空气发生运动的直接原因,再加上地转偏向力的的影响,风向会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甲地这种气候类型及成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
B.地中海气候: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C.分布在南、北纬20°~30°大陆西岸
D.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洋东岸
小题2:在“甲地年内温度变化可能曲线”图中,与甲地一年中平均气温变化曲线最吻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对于甲地区而言,图中“某月等温线”提示的信息时段最可能的是
A.降水最少的季节
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森林火险等级为一年中最高
D.昼长于夜,太阳辐射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如果该地位于北半球,甲地是热带沙漠气候,与甲地的降水状况不符,所以甲地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形成原因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洋东岸(大陆西岸)。
小题2: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由某月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可知答案。
小题3:由图可知该季节是冬季,温和多雨,所以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材料1: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2:中国经营报2013年7月17日,在经过两年的激烈讨论之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达成一个新的协定,目的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原因、后果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6分)
(3)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冬季西北多东南少,夏季东南多西北少。原因:冬季该国的西北岸为迎风坡,多地形雨,东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东南岸为迎风坡,多地形雨,西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6分)
(2)热带雨林气候。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
(3)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6分)。
本题解析:
(1)降水多少受气流及下垫面的影响,读图可知该国是日本,属于季风气候,冬季受西北风的影响,且西北部为迎风坡,所以降水是西北多东南少;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且东南部为迎风坡,所以降水是东南多西北少。
(2)B国阴影区常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且处于迎风坡,所以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3)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全球的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会淹没两国的沿海低地。而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因此,遏制变暖应采取的措施是从如何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去思考。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