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结合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分)
材料1: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本次普查结果显示:
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不包括港澳台),十年间增加了约7 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了0.5‰。

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
材料2:我国总人口性别比已经由10年前的106.74下降为105.20;而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升高,达到了118.06。

1982~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折线图
材料3:“2010年我国各地区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及变化图”。

(1)从甲图可以看出50多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特点为(3分) ( )
A.不断加快 ? B.不断减慢
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2)结合甲图中的数据可以判断目前我国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为(3分)? ( )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高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增长阶段
(3)材料2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该人口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6分)
(4)根据材料3指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并分析此种人口迁移带来的有利影响。(7分)
参考答案:
(1)C (2)D
(3)性别比例失调(偏高、升高) 造成将来部分男性结婚困难,危害社会秩序和安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影响。
(4)主要方向: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有利影响:既满足了东部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口流出地区的收入水平,改善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发展条件。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知1953~2010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先加快、后减慢。
(2)根据图中数据可判断目前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低于1%,已处于低增长阶段。
(3)从材料2可以看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断升高,这会对婚姻、就业和社会治安等带来不利影响。
(4)从材料3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常住人口比重在上升,而中、西部地区常住人口比重下降较大,这说明中、西部地区有大量人口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分别说明人口迁移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有利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生活质量提高的结果。世界上一般以老年人口(即65岁及其以上)占总人口的7%以上称为老龄化。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老年人口比重的示意图,图中已经进入老龄化的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图是一幅坐标统计图的变式图。图中的圆心表示坐标原点,轴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为该点的坐标,将各点用折线连接便形成一幅玫瑰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沪)的老年人口比重在13%以上,江苏省(苏)的老年人口比重超过8%,广东省(粤)的老年人口比重等于8%,它们都已超过老龄化的临界值7%,故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余各省都低于7%。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交通通达度、夏季平均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四条曲线,表示人口密度变化的是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