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我国少数民族中,主要聚居在热带地区的有?(?)
A.布依族、满族
B.傣族、黎族
C.藏族、壮族
D.朝鲜族、高山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有关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外流河都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内
B.外流河的补给来源以雨水补给为主
C.内流河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D.内流河水量的大小主要受气温变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多为外流河,雨水是地表水的主要补给水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西部河流多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湖南省位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图11为湖南省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试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简要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回答两方面)(4分)
(2)湖南省河湖众多、湿地广布,对生态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请你谈一谈湿地有哪些主要功能?(回答两点)(2分)
(3)自然环境对城市分布有着明显的影响,图中城市共同的特点是沿_______分布。(2分)
(4)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到20世纪末,洞庭湖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壤:土壤肥沃;水源:水源充足。(任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4分。)
(2)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洪蓄洪、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农副产品等(任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河(或河流)(2分)?
(4)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河水含沙量增大,在中下游地区淤积。)(2分)
本题解析:(1)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2)本题考查湿地的功能。生态功能从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洪蓄洪、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还有经济功能。(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城市沿河分布。(4)导致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从围湖造田、湖泊淤积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东部
B.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冬季温凉。
C.东北地区的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包括平原和山地两种类型
D.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不利于农业生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B项东部地区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故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错误;C项东北地区的地形包括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等;错误;D项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错误。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便利条件;黏重的土壤则使人们开垦困难
B.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C.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
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多水而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水运条件,而土壤为水稻土,较肥沃,A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稠密的水网,故耕地分散,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且由于人多地少,故商品率低,C错误;该地区的耕作土壤为水稻土较肥沃,D错误。故选B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概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