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我国地形、地势总的特点是(?)
①地势西高东低?②河流、湖泊众多?③呈阶梯状分布
④森林覆盖面积大?⑤地形复杂多样?⑥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我国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为主。正确的是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我国东北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甲中-3℃等温线在P处发生明显弯曲,简述其原因。(4分)
(2)读图乙,说明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构成的显著特点。(6分)
(3)2011年1月图甲所示区域多次出现暴雪天气。请分析该地易形成暴雪天气的原因。图甲中甲地降雪量大于乙地,请解释其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该地为山脉(大兴安岭),(2分)海拔较高,气温较低(2分)
(2)土地类型多样,(2分)耕地面积大,(2分)荒地多。(2分)
(3)主要原因是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势力强,而东北地区水汽条件较充沛,(2分)冷空气南下时,水汽上升,带来降水,(冷锋过境)(2分)由于东北气温比较低,降水以降雪为主。(2分)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原因是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2分)
本题解析:
(1)由经纬度可知,P地为大兴安岭,山地地形海拔较高,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等温线向南弯曲。
(2)由图可知: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构成土地类型多样,耕地面积最大,其次是荒地多,其它土地比重相对小。
(3)东北地区纬度高蒸发弱水汽条件较充沛,近冬季风源地,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势力很强,冷空气南下时,水汽上升,带来降水,由于东北气温比较低,降水以降雪为主。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 甲地纬度小于乙地,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主要是解决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分布不协调问题。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但太阳能密度小,电站需要的空间大。读我国新疆地区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新疆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如果在此建设我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下列论述中组合正确的是
①土地租金低,可供利用土地多;?
②科技发达,人才丰富;
③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好;?
④太阳能丰富,成本低;
⑤利于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新疆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及其生长的优势气候条件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E.水果;年温差大、日照时数季节变化小
F.甜菜;夏季热量条件好
G.小麦;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H.棉花;多晴日,光照强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可供利用土地多;新疆地区科技比较落后;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快,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加,所以发展太阳能发电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好;太阳能密度小、电站需要的空间大,目前太阳能利用的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太阳能发电成本还较高;太阳能可再生,清洁,利用太阳能发电利于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新疆的昼夜长短变化大,因此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大;甜菜喜温凉气候,夏季热量条件好,并非新疆甜菜生产的优势,新疆甜菜生产的优势是夏季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甜菜块根糖分的积累;气候干燥,冬季寒冷,不利于某些病虫害的繁衍;小麦是粮食作物,不是经济作物,小麦生长区的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上,气候干旱并非小麦的有利条件;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产区,多晴天,光照强是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
考点:本组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和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推断该产品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A.甲国→乙国→丙国
B.乙国→丙国→甲国
C.丙国→甲国→乙国
D.丙国→乙国→甲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