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A.尼日利亚 B.韩国 C.古巴 D.澳大利亚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小题1: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从“高—低—高”到“低—低—低”的过渡阶段。故选C项。
小题2:图示②阶段的人口增长特征: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故判断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A项符合。
小题3:图示⑤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问题最突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
| 地区 | 亚洲 | 非洲 | 欧洲 | 北美 | 拉丁美洲 | 大洋洲 |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1. 9% | 2. 8% | 0. 3% | 0. 7% | 2. 2% | 1. 2% 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 B.欧洲的新增人口最少 C.非洲新增人口最多 D.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倍 |

人口增长的历程:
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
?
考点名称: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涉及概念:
1.人口: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
2.人口出生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人口出生率=同期存活婴儿数÷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x 100%
3.人口死亡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人口死亡率=同期死亡人数+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x 100%
4.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n数之比,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中国的人口问题及解决途径:
1、人口老龄化
(1)人口老龄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状态,进人老龄化社会。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状态。人口老龄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人口再生产已进人现代型。
(2)产生的原因: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晚婚晚育和小家庭,甚至不愿生育,使出生率不断降低,少年儿童的比重也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低,老年人口比重相应上升。(关键是分析出生率、死亡率为什么都降低。)
(3)产生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年人退休、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单等。
(4)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
2、人口增长过快
(1)产生的原因:人口再生产处于过渡型的国家,出生率仍然较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主要分析为什么死亡率下降,也可加人出生率高的原因。)
(2)带来的问题:可能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可能造成粮食短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条件改善困难等社会经济问题;甚至造成社会、经济、环境的恶性循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伴发生的,分析时需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
(3)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政策强制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从根本上还是要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
3、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1)简述:出生人口性别比指每出生百名女婴相对出生的男婴数,通常值域为102-107之间。2000年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公布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6,2005年1%抽样调查为118.58,个别省份甚至超过130。出生人口性别比已严重失调。
(2)危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不仅仅是人口问题,而且是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影响着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势必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构成极大威胁。
(3)产生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观念落后,男女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人为的技术干预等。(另外,战争可使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小,重工业发展可使其增高,轻工业发展可使其降低等。)
(4)对策:加强非法性别鉴定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宜传教育,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等。
世界人口图示优点及示例:

| 试题ID | 试题题文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为联合国统计的“中国人口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劳动人口增长与人口增长呈正相关
B.我国人口数量的最高峰与劳动力数量的最高峰出现的年份大致相同
C.在2020年前后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达到最高峰
D.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主要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小题2:人口的变化会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现阶段,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B.从长期来看,劳动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C.我国在现阶段就应该取消计划生育政策以提高劳动人口增长率
D.目前,由于人口增长率的持续下降,我国劳动力已经实现充分就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直接根据图示判断,图示人口的增长与劳动力人口增长基本呈正相关,但人口数量达到最高峰应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时,与劳动力人口数量达到最高峰的劳动力自然增长率为0的年份不一致,故B错误。
小题2:现阶段,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大,劳动力人口的比重高,故劳动力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不表示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但从长远来看,劳动力人口增长率的下降直到负增长,导致了我国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我国的人口红利将丧失,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故选B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结合我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1年年底,河南省总人口达到1.048 9亿。据预测,2015年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8.1%,2020年将为34.1%,同时青少年人口比重严重缩小。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关于河南和上海现在及将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南人口数量过大,环境和资源压力大
B.河南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上海的计划生育工作难以开展
D.上海仍是年轻型人口结构
小题2:如果你认为现在中国还不适合放开二胎政策,下面能成为理由的是? ( )。
①中国人口基数大
②人均资源不足
③放开二胎政策只能稍微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④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河南省人口数量已超过1亿,人口过多,造成环境和资源压力大;河南省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严重;上海人口结构已是老年型。
小题2:中国人口基数大的现实状况,造成人均资源不足,目前中国的人口压力仍然很大,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现在还不适合放开二胎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和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有关问题(32分)
| 国家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 韩国 | 1.5 | 0.6 | 0.9 |
| 尼加拉瓜 | 3.7 | 0.6 | 3.1 |
| 中国 | 1.71 | 0.66 | 1.05 |
参考答案:
(1)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2)高 高 低 原始
(3)A、E
(4)E C D 现代 出生率低 死亡率低 自然增长率低 计划生育 现代
本题解析:
第(1)题,斜线部分表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第(2)题,读图反映A阶段的人口增长特征: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判断为原始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第(3)题,原始型和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低。但区别在于原始型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征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可见自然增长率低,主要是由于死亡率高。而现代型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的特征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可见自然增长率低,主要是由于出生率低。
第(4)题,利用三国的人口增长的信息,判断其人口再生产的特征:韩国为“低—低-低”模式;尼加拉瓜为“高—低—高”模式;中国处于由“高—低—高”向“低—低—低”过渡,逐渐接近现代型。而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主要是由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
点评:本题为人口增长模式简单应用题,难度较小。 一般通过读图观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特征来反映人口增长模式的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自然环境中的物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