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北京市为了提高环境质量,把三环之内的企业迁出,你认为迁至何地最佳?
A.东北郊区
B.东南郊区
C.西北效区
D.西南郊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比较表,回答问题。
1.下列工业部门与甲、乙两工厂最吻合的是2.关于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3.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服装工业、化学工业
B.有色冶金工业、食品工业
C.水产品加工工业、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石油加工工业
E.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F.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上升
G.甲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低
H.乙工厂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高
I.从总体上看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
G.乙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甲、乙两类工业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相同
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的影响
参考答案:1. C
2. D
3.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根据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不同,原料重量大于产品重量,或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的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产品重量大于原料重量,或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为市场指向型工业;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为动力指向型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投入较多的是技术指向型。甲为原料指向型工业,如水产品加工业;乙为技术指向型工业,如电子工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根据图示:甲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乙为技术指向型工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高。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的发展变化。增强因素: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的素质、技术因素、环境等;减弱因素:原料,劳动力的数量。从总体上看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乙类工业对高速交通的需求高,自然条件对甲类工业影响较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表示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A地区的重点产业可能是2.B地区产业带呈长条状,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3.下列关于C、D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
B.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
C.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
D.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采掘业
E.人口分布状况
F.主要交通线走向
G.水源条件
H.地形因素
I.C地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
G.D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通便捷
C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能源开发
D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是邻国众多
参考答案:1. D
2. B
3. C
本题解析:1.钢铁工业的区位一般与煤、铁或市场有关,而新疆在这几个方面都没有表现出优势。这一地区干旱缺水,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不是十分有利,而蔬菜、水果是一种市场主导型的农业,该地区人口、城市稀少,市场距离远,以水果、蔬菜为主导农业与当地的实际不相符;新疆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集群性不是很好,距离市场远,旅游业发展潜力有限;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适合建设能源基地。
2.长条状的产业带主要是沿兰新线分布的。这里城市、人口的分布与兰新线走向有关。
3.图中C在三峡地区,D在云南境内。三峡地区矿产资源优势不明显,但水能、天然气资源丰富,可重点发展能源开发。云南位于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交通不便,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但是邻国众多,为其发展边境贸易创设了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是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服务业和工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的是2.我国处于
A.②、①
B.①、②
C.②、③
D.③、①
E.I阶段
F.Ⅱ阶段
G.Ⅲ阶段
H.Ⅳ阶段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1.服务业劳动力比例一直在上升,工业劳动力比例先上升后下降,一直下降的是第一产业。符合的是①、②。
2.我国处于Ⅱ阶段,工业劳动力比例在上升,服务业刚起步不久,比例不高且在上升,农业劳动力比例在下降。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为应对这次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我国政府出台多项针对性措施.其中包括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受此政策的影响,下列企业将直接受惠的是2.国家出台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①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②解决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
③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出口?④促使企业产业升级
A.有色金属冶炼企业
B.石油化工企业
C.箱包、玩具企业
D.软件开发企业
E.①②
F.③④
G.①④
H.②③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由题干信息提示“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可知,箱包、玩具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将直接受惠;
2.国家出台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和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出口,而对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和促使企业产业升级没有带来直接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