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11-10 20:26: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读中国局部地区图,回答题。
1. 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丙山脉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大致分界线,相当于400毫米等降水线 B.甲所在的河段,解放以后曾经出现过断流现象 C.乙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D.丁地铁路线是兰新线上的一段 2. abc三地降水量大小,正确的是? A.a>b>c B. b>a>c ? C. c>a>b D. c>b>a
参考答案: 1.C 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B.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C.甲、乙两省以河流为界 D.丙、丁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 小题2:对在甲、乙两省旅行常见地貌景观叙述正确的是 A.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B.地表崎岖,谷深坡陡 C.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D.平原为主,丘陵间杂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据新华社电由于东海最宽处仅为360海里,中日两国在划定各自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时无法避免地出现重叠(如图14所示)。
 材料二: 中国科学家经过勘测证明,冲绳海槽是中日之间大陆架的天然分界线。冲绳海槽以西的东海大陆架,在地质构造、地貌性质、沉积物属性和古地理特征上和中国大陆连为一体,是中国大陆自然延伸的一部分。 (1)目前,海洋争夺日趋激烈,原因之一是海洋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洋盆的 ?、大陆架上的?、?等。(3分) (2)我国长江口附近海水等盐度线分布规律是 ?,形成原因是?。(3分) (3)日本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岛国,自然灾害频繁。日本面临的主要海洋水文灾害有?,海洋气象灾害有?,可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5分) (4)从海洋权益角度划分,A表示?;B表示?;C表示?。(3分)
参考答案: (1)锰结核?石油?天然气 (2)向海洋凸出?受陆地淡水河流的影响 (3)海啸、风暴潮?台风 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和监测、加强海岸工程设施建设、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4)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以下工业部门中,最有可能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电子产业 D.化学工业
|
小题2: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B.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小题3:以下不属于该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条件是(?)
A.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B.低廉的地价
C.优惠的政策
D.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发达国家总是把处于成熟期、衰退期的产业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向外转移,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劳动密集且利润低服装制造业 。
小题2: 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能迅速推进迁入国的工业化。服装制造业的迁入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小题3:20世纪60—9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条件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低廉的地价,优惠的政策等。当时中国国内高等教育还未普及,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点评:本题以20世纪60—9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为背景考查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就是产业转移。包括 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它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我国东部地区丘陵分布广泛,有①山东丘陵;②江南丘陵;③辽东丘陵;④两广丘陵,自北向南依次为(?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分布,四大丘陵的位置。结合四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判断。四大丘陵的位置自北向南依次为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所以顺序为③①②④。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